细数这些年我看过的书
我从初中开始看书,不过那时候看的多的是小说,很流行的言情玛丽苏小说。在书店里面租的很厚一本的小说,还有就是买的杂志。看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玄幻小说更吸引我,于是我看是看玄幻修真类的小说,一本上百万字的那种,每天晚上可以躲在被子里面看到一两点钟。就这样看了三年。我的近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高中的时候,学习的时间变得特别多,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拿手机去看电子书,于是转战实体书。那时候很流行杂志,像意林、读者、青年文摘、疯狂阅读之类的。那时候每天待在教室的时间特别长,每次作业写烦了就开始看散文鸡汤文。除了杂志外,也还是会看小说。那时候看的小说就变了,因为看电子书的时间少了,只能用实体书。教室里面看杂志,寝室里面就看小说。一般看的都是那种连载的实体书,就像郭敬明沧月所写的书,都是奇幻武侠一类的。
我一直都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大学开始的时候就来往于图书馆,专门找有关中国历史的书。我一直都很羡慕那些脱口而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名人,还是那么多的唯美辞藻。我看书喜欢先看一个大概,于是看中国历史的时候,我找的书主要是按时间顺序记载中国的大事。我看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但是看完之后并没什么用。书就像新华字典一样厚,但是只有一本。后来看中华通史,忘记是看的哪个版本,我就记得它有10本,每本都是半本新华字典的厚度,当时我看了八本,剩下两本清朝和近代史的没有看。在《中华通史》之前我用手机把《明朝那些事》也看了一遍。也看过《诗经》、《左传》,后面更多的是看名人传记和现代人对历史名人的评价和总结。
虽然看了很多,但是因为看的太杂,每个人对事情的看法也不同,结果就是把我对历史人物的理解给崩的一塌糊涂。
还有一个记得清楚的就是我把三国看了四遍,第一遍是高中看的,剩下三遍都是大学看的,之后的那三遍还都是用同一本书看的。
离我看历史书到现在也有几年了,具体内容也记不得多少了,论了解,或许还不如一个看古装历史剧的人了解的多。我最后唯一的想法就是不管我曾经听过的历史名人有多厉害,都不可避免有缺点。高调的人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大二的时候图书馆就去的少了,买书变得频繁起来。大二看的多是外国的书。《傲慢与偏见》、《瓦尔登湖》(似乎没有看完)、《麦田里的守望者》、《白夜行》、《洛丽塔》、《时生》、《月亮与六便士》,甚至还看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其实我特别弄不明白名著到底是好在哪里,每一本书都是被人辛苦写出来的,每本书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光点,我不能分清孰好孰坏。
我只记得《时生》里面的未来不仅仅是明天;《白夜行》里面我来年的愿望是在白天下行走;《洛丽塔》的恋童癖,女生最美的年纪是9到14岁;《麦田里的守望者》快结尾的那段话:我一直在脑子里想像很多小孩在麦田地什么的玩游戏。有几千个小孩,没别的大人,我是说,除我之外。我就站在这破悬崖边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一个跑向悬崖的孩子。
不管是就人物而言,还是就情节而言,我看过的所有书都不及中国历史的纪实来的精彩。历史就是一本写的最好的小说。
有时候会想就算看了这么多书又有什么用,和那些没看过多少书的人也没什么差别,也没见得比别人多懂多少东西,甚至不如那些看电视剧的人懂得多。现在,至少别人在问你爱好的时候你还能说一个看书;再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你不至于仰望他,在生活中你总要有一个你能拿出手的东西。没有人会想拥有只被柴米油盐包围的生活,也没有人想把生活过得斤斤计较,至少书里面能给你一个你想要的风月人生。
是要做个安静的美男子还是要做一个聒噪的八哥?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