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者《灰色年代》作者:邵明
下面是摘自网文,本人没有查阅《柳叶刀》刊物来进行核实,如有岀入有原创者来证伪。网文摘要:——“2018年8月,《柳叶刀》刊载了一份研究,最先推翻了“适量饮酒,无损健康”的说法。
这份由全球40多国超过500名研究者参与的研究,花费近30年时间,追踪全球195国2800万人的数据发现,无论喝多喝少,只要饮酒,就有危害。
研究发现,饮酒与心脏病、癌症、肝硬化、交通事故伤害等23种健康风险相关。且与滴酒不沾者相比,每天饮用一杯酒(相当于一听啤酒、半两白酒或0.1升红酒),健康风险将上升0.5%,若每日饮酒量分别达到2杯和5杯时,该数字将分别升至7%和37%。”
“每天喝一两杯酒有益健康一直就像个神话,我们的研究无疑打破了它。”该研究参与者之一、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教授埃马努拉·贾基杜说。
酒致死人数,远比艾滋病、暴力行为和交通事故致死人数还要多的多。我没看到统计资料,但我信。
如此重要的信息,却总是淹没在社交媒体“饮酒养生”、“酒局文化”的大量宣传中,难为公众熟知。
干杯不只会肝悲,每一滴酒都会损害健康。“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几乎是酒桌上的一条定理。
但,鲜有人能以一个具体数字解答:最多喝多少才算安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是:成年男性、女性每天饮用酒精上限分别为25克和15克,孕妇、乳母和少年儿童则不应饮酒。
但标准答案应是:滴酒不沾。
烟酒不分家,男人不喝酒还像个男人吗?这句酒桌上的劝酒语,已成为经典屡试不爽。
我是有亲身体会的。我曾有一段下海经商的经历,并在我的自传体小说《灰色年代》里进行了描述。因陪酒,陪岀了酒精性肝炎住院治疗;因酒后驾车差一点造成车毁人亡。为什么会舍命陪君子?因人在商场身不由己。
我住院时,主任医师告诉我:喝醉一次,等同于患一次急性肝炎。白酒入肚,由肝脏吸收分解,这一过程是:酒精——乙醇——乙醛——乙酸,详细我记不清了。醉酒是否跟乙醚有关我也忘了。除了有点热量,全是有毒物质。
据说:古代是用粮食酿造的,对人体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好一点。现在科学发达了,可以通过勾兑,来满足酒仙们的口感。通过勾兑添加剂,你要浓香型的,没问题;你要储存十年以上的陈年好酒,没问题,几乎是有求必应,服务到家。
舍命陪喝酒古已有之,《周礼、大射》里有这样一段话:“司正升受命,皆命:‘公日众无不醉!’宾及诸公卿大夫皆兴,对日:‘诺!敢不醉!’”。敢不醉,“得酒莫苟辞”,这就是中国几千年的饮酒文化。
白居易《对酒》中的诗句:“赖有酒仙相煖热, 松 乔 醉即到前头。”,据说酒仙就岀于这首诗。
《酒德颂》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史称刘伶为酒仙。“杜康造酒刘伶醉”,杜康酒史可以为证。另一位家喻户晓的酒仙,是大名鼎鼎的诗人李白,李酒仙。这是文的。
酒能壮胆,如武松景阳冈打虎,就是喝了十八碗酒;武松醉打蒋门神,其实只喝了五成,装醉。这就是英雄好汉与酒的故事,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这是武的。
酒后吐真言,借酒浇愁,酒后乱性,一醉方休,醉生梦死等。这酒,就被作为人格转换的托词。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饮酒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你可从中为饮酒找到用不完的托词。
国人对酒的爱好也体现在,茅台的股票上。茅台酒没有泡沫,茅台股票肯定有泡沫,愿我这篇简文能给白酒降降温,给茅台减少点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