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阳“阳明洞”和“玩易窝”出来,次日便去了西江千户苗寨。
一走进苗寨,就被那古街上的热闹所震撼。即便是下午四时,依然烈日炎炎。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开来的各种气息活脱脱地像一个小宇宙,将我全身笼罩。
同伴津津乐道于店铺的苗绣,我只得在路边观看行人。
我向来“不喜欢”这样的环境。所以,几分钟过去后,便感觉自己开始焦躁。我原本喜欢美食,然而那个时候,四面八方扑鼻而来的飘香却让我一点没有欲望。
甚至我好像有点开始讨厌这个地方,讨厌这个人流了。
突然之间,我感觉到了这个状态,便为自己深深地不安起来。才离开阳明洞一天,便感觉又回到了尘世间。想想前几年在酒吧里面,各种喧泄,各种声色犬马,我都能够让自己内心安静,为何到了这里,内心却是如此的焦躁?
难道是热浪的原因?我也经常在地面温度四五十度的室外长时间步行劳作,也能让自己内心安静啊!
难道是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意识到的等等都交织在一起了,像海陆空全方位的精确打击,使得我的内心无处可逃?也不完全对啊!因为刚念及于此,自己也已经开始羞愧于刚才的表现了。与此同时,心中的一个声音也出来了:这么一点点的打击难道就能够把我的心打乱?
一想到心,我下意识地摸摸胸口,我那血肉之心还是在欢快地跳跃。只是,我知道那仅仅是养护我躯体的肉体之心。我要找的是刚才让我焦躁,让我讨厌的那颗心;以及由于焦躁,讨厌产生羞愧的那个心。
我有很多很多心吗?那是不可能的呀!
想到这里,我就深深地呼吸了一下。几秒钟后,发现身旁店家老板和一个游客正在试衣镜前面对话,试衣镜里面的那个我正在认真地看着我。由于他们说话的声音比较大,我几乎不用费劲就全部听到他们的对话:
“老板,这里附近哪家饭店的食物是当地最有特色的?”
“这里好像都差不多,对面这家好像也不错。”
“那你有客人或者朋友来,也去那家吗?”那个游客继续问道。
“我们都是自己做的。你可以去对面那家吃,吃完饭后,可以再来看看这件衣服。”
我没有继续听下去了,因为我担心,自己内心中会又冒出一个念头:都是套路啊!明明是推销自己的衣服,只是顺便找了一个最近的饭店。这年头,山村里面的套路也很深呢。
我这个念头还没有落下,另外的一个念头又上来了:你凭什么这样去想象别人呢?你的想象一定是对的吗?你这到底安的是什么心呢?
是啊,才一会儿,我怎么又有如此多的是非善恶分辨之心呢?我这些念头到底是从外面找来的?还是我内心里面蹦出来的呢?
好吧,既然那么多念头都要上来,那就来吧。当下便是坦然:我就安安静静地清清楚楚地看着这一个个上来又下去的念头:看你们有多少能耐,在我的地盘上,你们就折腾吧。
我微微笑,平日里只要我这么一个姿势,所有的念头想法都会乖乖的自动消退,所以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有点小功夫,甚至于有点沾沾自喜。虽然,几秒钟后,我也会告诫自己,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执着,就会把之前的功夫前功尽弃。
果不其然,就在我刚刚收拾了这些"小丑",一个声音在空灵中幽幽地说:你以为你真的很厉害吗?你真的以为你就能够管住你的心吗?你知道此时此刻你的心在哪里吗?
整个头脑轰的一下,像是被人打中了命脉。我赶忙望向外边,却发现外面一大簇乌云正扑面而来;再看看古街,原先的欢声笑语都好像在窃窃私语议论着我的不是;我赶紧回头试图找回我的同伴,却发现早已经不见人影。
我使劲地敲打着脑袋,希望自己有点线索,但是无济于事。
一声闷雷直面而来,感觉直接打中了我。
这是天意?还是苗族人整的蛊?我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脑海里似乎出现了一位天神和苗家女子的对话:
只听的那女子清晰地说:
“先生,您看这个人好像找不到北的样子?”姑娘在问她旁边的长者。
长者回答:“那是他修心修偏了,自己没有管好,却要管他人了。”
“怎么个修偏了呢?”
“他想学我的“心即理”功夫,但是欲望太多太杂。”
“心即理不就是您说的“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吗?他不也是在通过静心来找心的吗?”
“对啊,但是他忘记了“静心”也只是一个法门,不是根本。不过,他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明他或许到了“澄明”的境界了,或者相当于‘降龙十八掌前十五掌’”。
“欲望太多太杂不好吗?,您之前不是教我们说天理就是人欲啊!”
“对啊,天理只有一个,但是欲望太多了,就像这乌云多了,就看不到太阳了啊!他就找不到他的心了啊!”
“那是不是要到乌云没有了,自然太阳就出来了?”
“也不全对。乌云没有了,还有另外的乌云会来的。所以关键的就是看到一个乌云,就把它拿掉,而不是等到乌云很多了,然后再一并去掉。”
“那什么是天理啊?”
“天理就是天运行的规律啊!反映到人身上,合乎良知就是天理啊!”
“那什么是良知啊?”
“良知就是良心啊!”先生微微一笑,这个笑容看上去似曾相识,应该就是“龙场悟道知行合一”的王阳明先生。
“那他能否找到心呢?”那姑娘有点担心地问到。
“他能啊”。长者不紧不慢地回答。
“是的,老师,我想我能够找到我的心的”。我不由自主的说了出来。
当他们俩飘然而过的时候,我的同伴正在拍打着我的肩膀说:
“你在看美女呢,怎么魂都没有了?喊你好几次都没有反应?”
“是啊”,我回答:“昨晚梦见一个女子,刚才果然见着了。”
“那你刚才在说什么找到我的心的啥的”,同伴一脸半信半疑。
“哈哈,我下次告诉你”。我愉快地回应。
心即理背景介绍:
阳明所云的「心」源于孟子,这是自孟子始儒者对道德主体的通称。此义与孟子说「心、本心、良心、良知、良能、良贵、善性、四端」等观念的意义相同,俱指先验的、形而上的道德主体。
心不但是道德的机能,它更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善与恶产生的源头,或者更恰当地说,它就是道德法则本身,这就阳明所说的「心即理」义。
王阳明学说“心即理”继承宋代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