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一个家庭中父母由于前期抚养过程中所提供的经济付出、情感付出是否对子女构成精神上的绑架,这意味着当子女成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独立的“人”的时候,仍不能够具有个体自主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在中国式教育中始终处于一种“屈居人下”的状态。君父式的家庭地位准则之下,子女违背父母意愿的思想即成为对“大家长”尊严、地位的挑衅,视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背叛,父母与子女之间永远不可能处于一种平等的精神地位去进行探讨一个人伦、道德层面的话题,尽管他们名义上都是地位平等的“人”,享有平等的人权。当子女针对父母长时间形成的固有观念发出一点不同的见解,渴望在交流过程中获取思想认同或者被驳斥说服的具体理由时,在中国传统家庭中,他们往往会被父母要求闭嘴,一个人试图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却要背负着“白眼狼”、“不孝”的道德指责,当他们试图去反抗这种精神压迫的时候,又会因为对父母天然的经济上的依附与情感上的亏欠而逐渐选择沉默失声。
我们常常发现父母渴望与孩子的交流,当一个父母试图开启一个话题而孩子却一直逃避的时候,我们常常对父母产生一种近乎心疼的同情。这是因为我们自动代入了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一个操劳半生将自己的心血与精力都投放在自己的子女身上,最后获得的结局却是父子相对无言。这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名为“不值得”的悲愤,我们常说无论父母有怎样的过错,对子女都有养育之恩,子女理应尽到应有的关怀。但在子女感恩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从父母的想法出发建立一定的反思。
在中国传统式家庭中,我们发现父母想要建立的“交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而仅仅只是一种单方面的价值认同。无论“我”在说什么,“你”只需要认同即可,一旦有对立或相左的思想产生,“交流”终止,对抗产生,此时子女方的一切解释即视为对“大家长”地位与尊严的挑衅,这个时候子女所表达的想法或者总结出产生冲突的原因都将变成不必要且无意义的,沉默和服从才是维护家庭和睦最好的应对方式,这是部分传统式父母眼中所认为的交流。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交流是一个两方思想交互的过程,而价值的认同产生于交互过程中想法的交换与语言的说服。站在子女的角度,当争执产生,子女更希望的是父母倾听其产生不认同的原因并给予一定的、合理的反驳从而达成一个价值上的认同,但在传统的家庭中父母常常认为这是不必要的。
于是在传统式家庭模式中两种矛盾即产生,父母渴望交流但子女因为先前的表达碰壁逐渐封闭自我的矛盾,与子女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渴望表达自我真实想法但因父母养育之恩理应顺从家庭中的思想观念的矛盾,这其间往往难以两全。子女对于父母给予的经济投入与情感倾注的感恩,是否注定中国式教育中,子女难以自由的表达自我,而子女究竟有没有完全表达自我的权利,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