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出选择!
我写的,所分享的东西都是我看到,听到,以及胡思乱想想到的东西;我只是把触动我的内容转述出来。我所说的一切都是错的,重点是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更加重要的是自己每天的成长。
绝大多数人在现代社会里都会有一种感受,就是几乎每天都感觉到很纠结,每天面临无数的选择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选,小到早上起来早点是要吃包子还是喝稀饭,大到买房子是应该买那里,生病应该去哪家医院,找工作应该选哪家公司,小孩子应该就读哪家幼儿园,那家小学等等,归根结底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现在这个世界给了我们足够的个人自由,给了我们尽可能多的选择,以至于反而使得我们每天都纠结,每天都不知道怎么选。
3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之前,那个社会是计划经济社会,所有的一切都是国家安排,每个人没有什么选择,住房是分配,大家也差不多,读书,看病都是固定计划好的,工作也是国家统一分配,甚至结婚对象也都是家族以及社会安排好,所有商品都是凭票供应,有什么给什么,没得挑,那个时候的人也大多活得很简单,但是也悲哀,因为没有什么个人自由,也没有选择的权利。
设想下假如你现在要去买一套房子,这套房子要花去你几乎所有的积蓄,而且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之一,那么你会怎么选择呢?有那么多开发商,买那个开发商的房子?是买东边,南边,西边还是北边?朝向是南北还是东西?兼顾了朝向,但是位置不好怎么办?交通方便的户型不好,周边设施好的,小区物业又不好,等等……而且当你把这些问题问朋友,你会发现基本上有朋友说好的,就差不多会有同等数量的朋友说不好,那么怎么选?会发现选不出来了吧。
好吧,你会说所有这些我都要,都要满足,我都要最好的,那么事实上能够满足你所有要求的东西,它的价格也是最好的,说白了就是买不起。真正所谓性价比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你认为它性价比高,那也只不过是有很多其他的东西你没有看到而已。所以我一向认为,穷人很好选择,因为买得起那个就是那个,不用纠结,有钱人也很好选择,因为满足所有要求的东西肯定最贵,那么直接去买最贵的就好了,中间的人最难选择,因为既想要最好的,又想价格是可以负担的,结果就是选不出来,纠结。
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这个人一生会过怎么样的生活,价值观是什么?就是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而不是那些不重要的,人生最重要的又是什么?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那么我们只要在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地方最初我们认为最好的选择,其他的差不多就可以了,这样大约一生也会过得比较轻松幸福把。
那么遇到选择怎么选?
其实上面的举的例子也已经涵盖了这个选择的理论依据了,因为不管是穷人只买买得起的东西,还是富人只买最贵的东西,根本上只有一个原则。
他们都给他们所面临的选择加上了必要条件。
找工作如果觉得成长对自己来说是必要条件,那么哪家公司能够给我提供最好的成长机会我就去那里。即便钱对我来说是必要条件,那么那家公司能给我最多的薪水我就去那里。买房子,周边有没有最好的学校是我的必要条件,那么那里能够提供我就买那里,户型,开发商,物业,交通不是太烂,差不多也就行了。要买相机,不在乎钱,只想买最好的全副相机,那么就去买莱卡,其他的也不用看了。买相机是为了能给小孩和家人拍照,那么就去买佳能,其他也不用看了。公司里要新招一个人,成本是我的必要条件,满足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谁要价最低我要谁,其他方面随便了。
那些天天不停相亲,结果最后还是无法找到对象的人们,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要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以至于导致自己无从选择。
所以怎么做出选择的最佳原则就是,在面临的选择上添加必要的条件。而且一定要尽量做到只考虑且不遗漏那些最必要的条件。
每加上一个必要的条件,自然就会排除非常多的选项。我想买一台新电视,65寸是我的必要条件,价格不超过8000是我的必要条件,不买日韩品牌是我的必要条件,那么当买电视机这件事加上了这些必要条件以后,最终剩下的选项里面,选一个最好的是什么?买小米电视。是不是很简单。
有很多人他们具备很强的选择能力,选择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他们生命里的一种本能,不管什么时候,需要做什么选择,都能够快速的找到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必要条件。然而,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选择都是由父母决定的,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什么重大的选择,也没有做选择的习惯。
而一个人的选择能力并不是天生,即便有基因遗传的因素,有的人天生性格比较果断一点,有的人天生比较犹豫不决一点,也并不会有太本质上的区别,所以选择能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需要后天锻炼,也是可以通过练习学会的。方法就是:
1. 面对任何一个选择,不管是重大的选择,还是就是一般买个东西这样的小选择,都用笔和纸记录下所有的筛选条件,记录下自己想到的所有必要条件。
2. 给列出的必要条件打分,比如说是5分制,然后根据所得的分数排序。
3. 考虑每个条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1分或者0分的,要么有必要,要么没必要。
4. 例举完以后基本上就知道怎么选了。
5. 如果这个选择很重要,先不急着做出决定,第二天重新看一遍,根据选择本身的重要性,重复的多看几次。
这样练习几次,这样做几次基本上就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判断,不管是是买最贵的,还是买最便宜的,等等,也不再会纠结了。如果事情是很大的事情,那么这样记录几次,也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到自己内心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也不再会纠结了。
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影响到筛选时所添加的必要条件,通过必要条件筛选出来的结果,又会反过来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而记录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清晰的看清楚这个过程,能够明白自己有可能出错的地方在那里,进而有机会纠正错误。而渐渐的就能够形成一个人,清晰且正确的价值观,选择能力也自然得到提升。
一个人没有办法做出选择,除了没有清晰且正确的价值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来没有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过后果,看看有多少大学生的专业和学校是父母选的,看看有多少人的伴侣是父母介绍的,看看有多少人的工作是父母安排的,就大致可以明白了。
而一旦一个人明白他做出的选择是需要自己承担后果的,即便就是买一件衣服这样的小事情,他也会非常重视自己添加的每一个必要条件,必要条件越重视,越苛刻,添加的时候越严肃,最终也越能更好的影响自己的价值观,从而逐渐能够掌握自己的人生。
除了父母以外没有人会为我们无条件的买单,无条件的承担责任,而父母终将老去,父母的经验终将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因为自己没有选择能力,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父母迫不得已帮我们做出选择,而最终反馈的结果并不理想,这个时候埋怨父母,怨恨父母,或者怪罪父母,是不是有点不厚道?所以为了不让父母持续的为我们做选择,赶快锻炼自己的选择能力把。
生活是什么样最终都是自己选的,觉得自己运气太差,觉得老天对自己不公平,觉得自己不幸福,怨天尤人,抱怨,愤恨,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自己选的,怪不着别人。所以为了自己生活幸福,慎重对待每次选择,珍惜能够锻炼自己的选择能力的一切机会。
第四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