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他俩出生在桂南的一个小山村,男的叫寒生,女的叫琼儿。
小时候,他俩常常一起游戏玩耍,一起唱儿歌,是一对青梅竹马。
13岁时,正好遇上文化大革命,那场运动把他俩的关系彻底地分开了。
寒生是贫农出身,琼儿是富农家庭的女儿,两个不同成分成了两个阶级,寒生在贫下中农这一边,是“红五类”的儿子,琼儿在地富那一边,属“黑五类”被专政阶级的女儿。
在那个时候,两个对立阶级成了两条路线的政治斗争,严峻的社会形势不允许他俩互相往来了。
初中二年级毕业后,在生产队里劳动,他俩常常碰面,互相间却不说一句话,双方含情脉脉地对视着,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与爱慕,久久不愿离去。
1973年时,寒生与琼儿已经20岁了。
在当地农村有这种习惯,女儿到了18岁就要找婆家,最迟20岁时就要离开父母到男方的家去,由于当时社会不允许“红五类”的家庭与“黑五类”的家庭互相通婚,所以,寒生与琼儿就不被允许结合在一起。
为这事,双方的父母操透了心。
琼儿的父亲建议琼儿不考虑寒生,趁早托媒人物色外地的对象,嫁出去了事。
然而,琼儿哪里听得进去?她一心爱着寒生,不管父母怎么说,她都不愿意离开寒生而嫁到别处去。
寒生也一直想着琼儿,不愿找媒人提别的亲。
1975年,他俩已经22岁了。
寒生要琼儿到他家住下,心想以事实成婚别人就不会说什么了,而琼儿也已到非嫁不可的地步了,在一个夏夜的晚上,她勇敢地走进寒生的家。
几天后,这事被村里的妇女主任知道了,她到寒生的家做他父亲的思想工作,说什么这是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寒生与琼儿在一起是不对的,不要被阶级敌人用美人计来腐蚀寒生的心灵,要甩开琼儿,回到贫下中农这边来,否则,他们要考虑后果。
听了妇女主任这么一说,寒生的父母感到压力很大,觉得她的话是下了死命令,非得要把琼儿赶走不可,他们还敢留琼儿在他们家住吗?
琼儿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家里。
第二天中午,妇女主任来到琼儿家,她严厉地对琼儿说:“你知道你是什么人吗?你是地富家庭“黑五类”的女儿,你这个骚货,怎么能跑到我们贫下中农的家庭去拉拢腐蚀我们的子弟?你这样做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脚,扰乱和破坏我们无产阶级的队伍,破坏这场运动,你等着我们对你的处理吧!”
妇女主任离去后,琼儿伤心地哭了。
她不认为她触犯了什么,不就是想嫁给一个自己喜欢的男人吗?怎么非得要把这事扯到政治上来?她的心里承受不了那么大的打击。
这还没完呢,隔天,妇女主任又来到琼儿家,她对琼儿的父亲说:“经过队里领导干部的讨论,决定今天晚上在队里开斗争琼儿的大会,希望你告诉她晚上8点按时到场接受批斗,这是我们给她一个悔改自新的机会。
琼儿听到这个消息,真是雪上加霜,心如刀绞,她快要崩溃了。
面对现实,她想了好长时间,思想斗争得很激烈,最终含泪作出最坏打算,以死来洗清自己的清白。
下午,寒生来到琼儿家,他对琼儿说:“队长把我俩的事向大队汇报,大队领导说这是阶级斗争的问题,要对我俩进行严肃处理,指示队里要开斗争你的大会,我也要在会上作检讨,我们该怎么办呢?”
琼儿把她的想法告诉寒生,他觉得很突然,他安慰琼儿,希望她不要做那样的蠢事。
他的话琼儿听不进去,她对他说,她被斗争了,以后就被打成“五类分子”,一辈子受管制,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不如早点解脱。
寒生很同情她的遭遇,却又无能为力,他爱她爱得很深,失去了她就等于失去了一切,最终,他的心向琼儿那边倾斜了,他俩决定黄昏时一起离家出走。
晚上9点时,他俩走到鸣珂江畔,坐在江边互相拥抱在一起痛哭一场。
琼儿哭着说:“今生我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许是老天爷的安排,那就让我们在阴间相聚吧!”
寒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痛哭不止,琼儿安慰他:“不要再哭了,相信我们在阴间会过得很好的。”
她俩手挽着手,一起走到水坝上。
琼儿遥对家乡的村子向父母亲作最后的道别:“爸,妈,女儿不孝,对不起你们,今后你们要坚强地活下去,女儿来世会回到你们身边,好好地孝敬你们。”
寒生也作了对父母的最后道别,他俩就一起跳入汹涌澎湃的江水中。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寒生是个熟水性的孩子,在与死亡的挣扎中他熬不住,只好浮出水面,游到岸上。
琼儿沉入水底,被无情的急流冲向下游。
当晚,寒生在江边呆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回到村子里,把这一情况告诉给琼儿的父母。
琼儿的父亲和她的哥哥一起到鸣珂江下游寻找琼儿的遗体,当他们到达江边时,琼儿的遗体已一早被发现,并被好心人把她捞上来,安放在一个斜坡的小道边。
面对着琼儿的遗体,她父亲和哥哥痛哭不止。
第三天上午,生产队长带队里的骨干成员以及琼儿的父母亲来到琼儿的遗体前开批判会,会上说琼儿不思悔改,以死逃避责任,罪加一等,遗臭万年。
会上并要琼儿的父母与琼儿脱离关系。
三年后,文革结束了,琼儿才得到平反。
寒生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琼儿的坟前献上一束鲜花,然后静静地默哀。
时值春暖花开时节,寒生生活的路,引领他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