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教师是教书育人,那么我觉得不一个教师,我只是一个人,一个刚走出校门的人。因为我既没有教书,何谈育人。网传的衡中 那么厉害,在高中毕业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就说既然我没有机会去了解它 那么我会在毕业后走进它 了解它,探索它。最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来衡中工作。周围人说你疯了,的确疯了吧。
2019年7月1日,坐在衡一的报告厅,开启了半只脚踏入衡中的大门。几天的讲座培训备课,慢慢对衡中有了一点点了解。为期十五天的培训在一个电话中中断,那就是高二A部的冯老师打电话要我晚上去本部开会,说李主任找我谈话,我隐约记得给李主任发完信息后,主任给我回复了两条信息“你来A部吧,坐公交来”。“你被聘到A部了”。从后面一条短信短短的几个字,我激动不已。还记得冯老师在短信里叮嘱我,带上伞,下雨呢,我被老师们的细心所感动。冒着大雨,和历史学弟共打一把伞来到了衡中,对,就是传说中的地地道道的衡水中学。两个路痴 走在了网上的衡中大门,很有历史赶。门口爬了一会,没有人。我看前面有光,我说走走 看看,然后就进来了。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水坑里走,最后来到揽月楼会见李主任。一番交谈,李主任说恭喜你们被聘到本部。然后和我们说了具体的情况,作息要求什么的。最后带领我们去各自办公室,第二天上班。那天晚上就这样子仓促,仓皇的来到了A部,由于我们还在南校区住,晚上和丽霞姐还有文强兄一起坐校车回去。回去的路上我在QQ空间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冒着大雨去会师,带着诚意去接召。硬着头皮去服从安排,一切就已定。留个念想去回忆”。
第二天紧接着就是上班,一连串的听课,总结,备课,最后站上了讲台。一星期后的放假,让我终于可以喘一口气。新手老师,新的环境,一切都那么陌生。从零开始。
2019年8月16号晚7点半,再次来到衡中。出租车师父说,你们去哪里上班,我说衡中。今天起我是衡中人了。18日听完郗校长的报告,了解的衡中的前世今生,衡中的文化,衡中的办学理念,等等,一下午的报告弥补了我未完成岗前培训的遗憾。衡中给学生的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育。我被一系列新的理念与取得的成绩所震撼,原来我们的衡中是全面发展的,多元的。这种理念适合新高考对人才多元选拔的要求。而今日上午王教授的高考改革的背景与传承更是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深度学习,主题教学。其实说起深度学习,之前研究生论文想写,但是由于缺乏实操,最后被“流产”了。这个概念话题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是不是要重新捡起来呢。来这里的感触很深的就是上学期间的一些理论,经过有经验的老师的分享,感觉真的很好。所以一切架空的理论都是皮毛,如果不付诸于实践,理论就是高高在上的东西。最后今天下午两位校园大咖的有关管理方面的分享,更让我想起了之前实习的时候,短短几个月的相处,学生就对我念念不忘,甚至在考试作文里写到了我,那天有幸拜读,潸然泪下。我是一个慢热的人,却在教书育人路上慢慢学着温暖我的学生。但是新手教师面临的是如何管理,如何掌握严与慈的度?这是我最需要学习的一个。假期一个家长给我发微信,孩子说我不去歧视一个后进生,永远是鼓励他,所以孩子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在假期提交作业中,我发现那个孩子特别认真,虽然作业中存在瑕疵,但我看到了他努力的痕迹。这样的孩子怎么可以不成功呢。
即将要开启教书的步伐,从未有过的紧张与焦虑,在这背后是沉重的责任。人总要有点精气神,何况作为教师呢?
好像又碎碎念了一次。我没有语文老师的文学功底,也没有语文老师的浪漫。仅仅是我的一阵碎碎念,希望以文字方式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