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默生的随笔,处处都是智慧。有些闪耀的句子,就像暗夜中的一束光,照在我的魂灵深处。他说有两件事他最憎恶:没有信仰的博才多学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我读他,深知他是充满信仰的博才多学者。同时也即刻审视自己,是否是他最憎恶的人。
他在19世纪出版了《随笔第一集》和《随笔第二集》。他的随笔热情开阔,气势恢宏。他讲历史,从欧美到亚非,无所不知,无所不思。他说读历史书的时候,我们必须变成历史人物,如变成希腊人,罗马人,土耳其人,教士,国王,殉道者和刽子手,必须把这些形象拴到我们秘密经历中的某种实体上,体验他们的遭遇如同我们自己的遭遇,这样我们才能敏锐地洞察我们的高尚和冷静地看到我们自己的罪恶。
想想这真是一场不寻常的体验。历史从来就是暴力与血腥的场面。压迫,反抗,斗争,革命。一部一部的血泪史。如果让我体验高贵的人物,我会毫不犹豫,但如果让我扮作卑劣人物,我会极度不爽。但是爱默生说没有历史,只有传记。每一个心灵必须亲自汲取全部教训。
想要了解什么,就要让自己变成什么。他说有个画家告诉他要想画树,就要变成一棵树,否则就画不了树。同理,如果仅研究小孩的轮廓体形也画不了小孩。只有细致观察小孩的动作性格,才能画出逼真的形态来。所以各样的工作都起源于某一种思想状态。相同的是精神,而并非事实。
在现世,做到博才多学是不难的。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让读书学习轻而易举。但是弊端也显而易见:哗众取宠,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透过事实去看精神和本质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就如这几天跟着龙七七学画禅绕画,一下领悟了很多东西。
首先,我画的不是一个一个丝毫不差的具体的实像。在画的过程中我已经突破了具象,去关注心灵的重建。比如画羽毛。我想象自己就是那根浮飘在空中的羽毛,时而盘旋,时而坠落。仿佛有一阵风推送我,让我去周游世界。我可能来自一只孔雀,也可能来自一只凤凰,还可能来自一只山鸡,或者一只翠鸟。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为自然展开一片一片的风景。我旋转,就像地球围着太阳转。我知道有一股力让我保持现有的姿态。我完全进入羽毛的境界,飘着,渴望被一双温暖的大手托住。
其次,在画漩涡填满羽毛的边际时我发现尽管是简单的漩涡,画多了,成了一片一面时已不再是漩涡的本相,反而像堆集的卷毛,猛地一种气势,无可阻挡。由此我想到有些事情简单地重复,最终确会达到令人震撼的效果。
再者,最初我是怕自己画不像,不敢动笔。结果每一次我都对我的画作十分满意,因为我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画海滩时,我变成了迈阿密的海滩,而不是我那次去海滩玩耍的心情。我感受到人们对我的狂热。有人把浴巾铺在我的身上,有人把我挖个坑,自己钻进来,还有人在我身上烙下孤单的脚印,我仿佛偷听到了他们的心事。涨潮了,我的身体湿了,潮退下,有贝壳在我的怀抱。艳阳高照,一把把湛蓝的伞插入我的身体,但我并不疼痛。
这些新奇的体验都是在画禅绕画时最美妙的时刻。涂色也不单单是涂色。而是画作的重生。例如画了一只鸟,我一开始是黑白的鸟,无印良品的风格。我想我这只鸟不能不高兴,生活要多姿多彩起来。我想鸟就是要飞翔,飞翔的时候要漂亮。于是色彩已不是色彩,是为飞翔做准备。飞翔就是我的信仰。
如此这般,我让自己成为自然,成为我愿意成为的样子。如今,我们的生活日渐浮华,远离自然。人类堕落了,自然则挺立着,检验人类是否有神圣的情操。所以我要扑向自然,不给堕落留下余地。
在画心中的花园时,我变成了自己的心脏,我看到自己一直在缩,在变形,在跳动。在跳动的心中种下一颗爱的种子,生根发芽,有枝叶满满长出,花蕾含苞,花瓣盛开。这个过程很漫长,长到我快要失去耐心。可我最终还是坚守,因为耐心也是我信仰的一部分。面对信仰,我唯有忍耐。
从来没有画过画,甚至没有想过去画一幅画。但如今这样画着,想象着,体验着,努力着,深感欣慰。即使不能做一个怀揣信仰的博才多学者,至少不要做爱默生憎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