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可怕的,在不知不觉中带走我们珍视的一切,于是乎那些曾经看上去无比重要的情感和回忆也在时间的浸泡下日渐模糊和冷淡。
前两天是抗战胜利七十三周年,在各社交软件上的纪念文章不过昙花一现,就淹没在各式各样的明星离婚,婚后继续撕逼的娱乐资讯之中。
倒不是抗日战争的意义需要社交网络的承认,只是大众对于历史的漠然已经到了令人心寒的地步。
现在习惯了喊口号和说空话的人们,对于历史的了解停留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敌后战场中流砥柱的简单言语中,如果对历史的认知停留于此,关于民族记忆我们就不敢奢求太多。
将军百战死,壮士何曾归?
纪念历史的第一步是了解历史,八年抗战中我国军民死伤惨重,千万国人家破人亡,无数将士马革裹尸。经过无数热血之士的拼死抵抗,我们才没有落得个亡国灭种的下场,中华民族才得以延续。
同样也是那场战争,带给我们巨大创伤的同时也使我们这个民族浴火重生,从那以后中国百年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屈辱时代宣告终结,中华民族又不可阻挡的走上了自己的复兴与崛起之路。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记住那些曾经为了我们抛头颅、撒热血的英雄们,正是他们的无畏与牺牲,才使的我们有机会在这里享受幸福与安宁的生活。
1942年,曾经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取得过昆仑关大捷的戴安澜将军在野人山的担架上含恨离世。在留给妻子王荷馨的遗书中他这样写到:
“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被蒋介石称为 “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 的他就这样死在了野人山深谷密林之中,尽管此时他们已经离国境线不足五十里,可戴将军却没有坚持到踏上自己国土的那一刻。
抗日战争中国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张自忠在抗战初期被舆论直指为汉奸,内心痛苦不已,在后来的战斗中,张自忠时刻准备着迎接死亡以证清白。
1940年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后张将军孤军与数倍之敌作战,坚持许久,身中数弹最终不幸阵亡于南瓜店十里长山,其部亦全军覆没。
张将军夫人李敏慧女士在听闻其夫去世之噩耗后悲痛欲绝,绝食七日亦随张将军而去。
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是军人的职责所在,也是身为军人的最高荣誉。而对于知识分子而言,国家危亡之时,亦有属于自己的千斤重担。
为往生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著名核物理学家赵忠尧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1937年北平已然沦陷,他所工作的清华园也被日军侵占,国民政府下令教授及学生向西安、长沙等地转移。
本已离开北平的赵忠尧教授想起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赠予中国的50毫克镭还在清华实验室里,如果让这一珍贵放射性元素落入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当即决定重返清华园,又因自己没有汽车行动不便,于是来到自己的好友梁思成家中计议,二人开着那辆梁思成的雪佛兰小轿车,在夜色里一路狂奔,躲避日军设立的层层关卡,最终成功潜入清华园,将那50毫克镭带了出来。
二人在国破家亡的深夜分别于一寂静巷口,而后赵忠尧就迈上了自己的南渡之路。抱着那只装有放射性元素镭的菜坛子孤身徒步向长沙走去。岳南先生所著《南渡北归》中对赵忠尧南渡时艰难状况有着生动描写:
“为躲避日本军人与伪军的盘查,他绞尽脑汁,昼伏夜行,一路风餐露宿,几乎丢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咸菜坛子与他形影不离,双手磨出了道道血痕。当破衣烂履、蓬头垢面的赵忠尧,在离北平一个多月后,拄着一根木棍,手提咸菜坛子, 晃晃悠悠地来到临时大学办事处报到时,工作人员认为是一个乞丐未加理睬。待这个乞丐将坛子慢慢放下,声称要找梅校长单独说话时,梅贻琦正从内室出来送客。赵忠尧一声低沉沙哑的‘梅校长’,梅贻琦先是一惊,继而泪水涌出了眼眶……”
读完这段话感触良多,国破山河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如何延续?我想正是这样的人保住了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在数千年历史风浪中从未断绝,流淌至今。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上海滩叱咤风云的青帮大佬杜月笙没有上过几天学堂,却也深知爱国抗日的大道理。在抗战之时,他奔走呼告,不但利用自己的影响组织募捐,动员百姓,为国民党捐飞机,为八路军捐防毒面具与银元,还组建江浙别动队近万人,北上抗日。同时积极配合军统局长戴笠铲除汉奸——伪浙江省长张啸林以及伪上海市长傅筱庵等。
待到后来杜月笙避难香港弥留之际还对着自己的子女说:
“我是没有希望了,可是你们还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虽然作为黑帮头子他犯过许多错,可他的爱国之情、抗日之举无不令人敬佩不已。
无数的人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奋不顾身,做出了自己应当做的事,这些人既有以保家卫国为天职的军人;也有学富五车、心忧天下的知识分子;更有目不识丁的市井之徒。
民族精神的传递并不仅依靠某一阶层,是贯穿于整个社会,无论职业贵贱无论年龄长幼的。正是这样一种坚韧不拔,前赴后继的爱国精神才使中华民族走到了今天,才有了我们的美好生活。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和平年代或许不需要我们再去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自由,但是对于祖国的热爱不是建立在空口高谈上的。这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沉痛的历史回忆,炙热的民族情感。只有铭记这一切,我们的爱国精神才能永远的传承下去,成为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反观当代许多人对历史一无所知,其爱国之情,仅体现在会说:“厉害了,我的国!”这六个字上。岂不令人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