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天下,共享单车当然要打得火热,两个巨头ofo和摩拜单车之后,有几十家共享单车杀入到这个由蓝慢慢变红的海中,大多数人对这种商业模式非常看好,也有一部分人对这种商业模式嗤之以鼻,那么一个产品人的角度来看,从共享单车的风靡,我们到底学到些什么呢?
以笔者个人的意见来看,我们可以学到以下几点,从而可以做好一个服务型产品。
第一、作为一个服务型产品,学习成本应该尽一切可能低。既然是服务型产品,而且是大众服务型产品,那么学习成本千万不能太高。应该是一个平均智商偏低的设计思路来设计产品,根据二八原理,学习水平更低的人永远占多大多数,做一个产品要保证它的产品的可用性,学习成本尽量低,那么覆盖的人群才可能更高,不然对于某些人来说望而却步,那我就会流失许多潜在的用户,从而失去做服务型产品的本心,服务更多的用户;
第二、便利性和经济性必须达到一定高度。作为一个服务型产品,你首先得方便。不方便的服务型产品是必死无疑的,如果你要一个服务的时候,肯定会特别着急,但是半天都玩不转这个应用,再有耐心的人也会失去耐心,从而转向更好的产品。而作为一个普通的服务,若要覆盖到大部分人,那我价格不能定太高,太高的价格会是很大一部分用户流失,因为服务型产品,最重要的是占据流量,而不是单个个体收费多少;
第三、解决用户的至少一个痛点。虽然说现在创业大潮使更多的创业公司找到了用户的痛点,从而产生了很好的产品,但是不能否认,市场上的用户痛点还是有待挖掘。比如共享单车就挖掘到了,坐公交到不了,坐地铁挨不着,打出租又贵,等等这一系列的用户出行痛点,所以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上,共享单车产品,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投资。其实不论是不是服务型产品,抓住用户的一个痛点是非常重要,通俗的讲你得抓住用户的一个死穴,让他爱上你的产品,那么往后的工作就会顺利很多;
第四、使用户造成依赖。如果要想使服务型产品持续地服务目标用户,那么一定要抓住用户,也就是我们通俗来讲的回头客。回头客怎么获取呢,你可以像出行软件刚开始的时候烧钱补贴,或者如果你的痛点够硬,你可以自动吸引用户来使用的产品,就看这个痛点有多痛。使用户对产品造成依赖,这是服务型产品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基础,当用户已经依赖上你的产品了,那么后续的工作就可以慢慢展开,比如增加一些新功能,增加盈利模式等等,这些就变得唾手可得。
作为一个服务型产品,可以借鉴共享单车的模式,首先是学习成本要低,产品要独具便利性和经济性,其次解决用户的痛点,最后使用户造成依赖,这样的话,一个好的户型产品就脱颖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