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尚未完成,放出仅为预览视觉效果。
总结分为三个部分。
切入点:MOOC
以软件工程的思路,考量 MOOC 在一个生命周期内的各事项与角色划分。
理论部分包括:
- 生命周期:课程准备(中观结构)、课程制作准备(微观结构)、课程制作、课程实施、课程总结
通过类比软件工程的螺旋模型与课程论内容,归纳总结;如有必要,参考社会机构相关建设(社会培训机构,如补习机构;企业培训,如内训机构,尤其是 TTT 课程)
- 角色划分:
- 内容产生:指学习内容本身,如材料编排、授课教师、助教
- 技术支持:课程制作技术,如用户定位分析、课程拆解指导、制作辅助(包括 PPT制作、视频处理、动画、影像、材料收集、习题编排等技术上的内容);也包括网络平台
- 学习者(用户/受众)
- 运营
着重对比传统的课程体系: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形式/内容);与依托网络技术的课程体系之间的关联与区别。
一些成果或资料来自:
- 实践:参与课程、参与果壳 MOOC 讨论
- 制作:清华 MOOCs 101 课程、知乎问答相关、总结制作流程与分工
- 理论:基础理论,如课程论、构建主义、北大 教你如何做MOOC;个人总结,如 MOOC 优势及如何体现
- 运营:注册证书、学堂在线、网易云课堂
理论
依照角色划分,分为如下内容
内容产生:无特别需求(?)
技术支持:
制作工具:PPT、信息图、(音视频的)非线性剪辑
设计理论:西方设计理论(形式美法则)、东方理论(气韵说)、字体(字体设计、书法、白鱼解字)
教学与课程论:教学论、课程论
游戏理论:严肃游戏、游戏化、行为主义与成瘾机制
以及一定的
计算机网络相关背景
学习者:心理学(主认知理论)
运营:
电子商务
新媒体运营
数据分析:统计学、R Programming、Data Mining
依照宏观的课程结构论(本质是信息处理能力),分为如下内容(括号中的内容是与第二信号系统的对应):
基础科学群(符号能力,Symbolic):语文、数学
符号学:符号学、文字与书写、纹章学(、面部表情与姿势)
信息处理:文献检索、信息管理、中科大信息处理课程(、情报学、搜商)
实质学科群(认知能力,Cognitive):实科课程,如社会科和理科
教育学:教育论、教学与课程论、课程设计
心理学:认知理论、行为主义
游戏设计:游戏的人、游戏化、游戏策划
TTT:Training the Trainer
表达学科群(评价能力,Evaluative):音乐、美术
写作:商务写作、结构化产出
PPT
技术学科群(处理能力,Directive):劳技
??????组网算了吧……
实践
拓展模式:
- 可汗学院:BPL,Mapping
- Open2Study:Achievement
- 翻转课堂
- 微课堂、过来人、云课堂……
可能就业途径:
- 培训:依托企业、依托培训咨询机构
- 社会补习机构
- 中学校
- 网易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