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和朋友一起乘车,天桥上下来的时候,扑面而来的尽是槐花的香气,朋友问道:“这是什么花儿这么香?”我心里沉了几许,高兴地说道:“洋槐花!”
五月,正是洋槐花盛开的时候,小时候,每当槐花开了,我便知道,饭桌上就能添下一缕幽香了。如今,在天桥上细细看着,还是那铺天盖地的馨香,染满了目之所及的天际,却只能呆呆看着了。
生命里有些东西,从前触手可及,如今遥不可及,或对人,或对事,皆是如此
云南有一种远近闻名的小吃叫过桥米线,它越过高山大川,在我的家乡扎了根,中学的时候和朋友们约饭,除了肯德基张军擀面皮,也大概只有过桥米线能排的上头几了。后来在北京读书,跑到真正地道的云南餐馆,才发觉和家乡的口味相差太远,从此每年寒暑假回家吃云南的过桥米线,成了我必须完成的同自己的赴约。
这就是一种关于吃食的态度,即不用刻意苛求它本来的样子,只把它当做自己的样子。
云南的小吃除了过桥米线,我想更为出名的便是鲜花饼了,整片花瓣藏在酥脆的面饼里,里外透馨,唇齿余香。云南人大抵因为食材丰富,吃食种类纷繁,以花入食竟比比皆是不可胜数。从小长在西北,从未想过春日里姿态繁盛的鲜花除去视觉收藏竟也能做他用,尤其是一整瓣的花瓣,色泽饱满,姿容妍丽。
这种被云南本地人当做平常便食,仅仅三块一个的鲜花饼越过长江黄河,跑到北京南锣鼓巷就能卖到18块了,每次若想吃,都要鼓起巨大的勇气来抗衡偶然奢侈带来的愧疚感。我似乎忘记了,故乡尽管未曾有以花入食的习惯,却独有槐香悠然,春雾缱绻。
洋槐花在故乡最常见的做法,是将花洗净,裹上面粉入锅蒸,做成槐花麦饭,这种做法应当是脱胎自传统的豆角麦饭。出锅后花香面香彼此呼应,相得益彰,谁也不风光尽占独居鳌头,谁也不藏拙守愚不动声色。
人与人相处的道理,无非像槐花麦饭里的花和面,不倨不卑,若即若离。可惜这个近在眼前的道理,总不能明白,待过尽千帆之后,才晓得身边处处是道理,脚下步步是真路。
妈妈有一个有点血缘关系的妹妹,我管她叫姑姑。在我的家乡,对于有点血缘关系的女性长辈,大多叫姑姑而不是阿姨,也许长久以来的男性中心概念,使得人们总觉得姑姑比阿姨亲近几分。因而在不太熟稔的亲戚那里,叫姑姑就代表有意亲近,总使人高兴几分。
姑姑的院子很大,里头有一株高大英挺的洋槐树。记忆中,小时候每到五月份,姑姑打一个电话,妈妈便骑着永久自行车载着我到姑姑家里,路上有一个小坡,越长越大的我从刚开始坐在车上,到后来走着上坡,再到后来帮妈妈推车。在姑姑家爬上高梯子,下头两个人扶着,上头的人找寻着饱满晶莹的洋槐花摘下来,待摘足了量,我和小弟弟便拿到院里水龙头下洗,之后便是妈妈和姑姑在厨房里忙活,我在外头的院子里和小草玩儿。
出锅的时候,整个院子都能闻到槐花麦饭的香气,待入嘴之后,先是满溢的面的香酥可口,再嚼几口便是萦绕周身长久不散的槐花香,两种味道彼此独立分离,又结合得恰到好处,吃着只觉得满口的香,满口的不能自已。
吃过麦饭在姑姑家里聊天,晚间走的时候姑姑往往把下午摘的洋槐花再装一袋让我们带走,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日子,我即使在自己家里也能与槐香作伴了,这往往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除去蒸槐花麦饭,故乡还有一种以洋槐花入食的吃法,是在和面的时候加入一颗一颗弄碎的洋槐花,蒸成馒头来吃。这样的做法保留的槐花气味更为浓烈,并且更加耐放,有冰箱的时候,槐香能持续萦绕一个月。
我在天桥上站了几许,看着眼前的洋槐花依然开得繁盛,花叶相映,颇有春日气息。然而,北京人似乎是不吃洋槐花的,它们大抵在这里开开落落了几十年,散着短暂的香气。又突然想起,故乡的洋槐前些年少有人吃了,近年来倒再复繁华了。
我不知是做成吃食的洋槐花更幸运,物尽其用,还是开开落落无人问津的洋槐花更幸运,来去自由。我一向不喜欢花束,因为花被硬生生地折断,用精致的彩纸和丝带层层包裹,仅是一具漂亮的尸体,毫无生气。这样说来,从前年年盼着吃的东西,可不是尸体么。
时人都伤秋,因为秋天的气质大概早被赋予了萧索凋零,营造出形销骨立的美感,然而繁花似锦的春季,才真正值得感伤。因为秋季过去就是冬,而冬尽是春。春天呢,正在姿容最绚烂的时候,而最绚烂的时候便是凋零的前一刻,从此之后,你再不复看到此刻的美景,而下一个春天,又遥遥无期。没有了秋冬的盼头,这个春天就过得滋味难耐,寝食难安,因为在花开花落之间总不能免去隐隐担心。
道理大都是好懂的,我们总是先学会不能做什么,然后学会应该做什么。小时候站在高高的梯子下面,仰头看着妈妈在上头找寻饱满晶莹的洋槐花,我只知道,那里太高,我是不能上去的。但我没有在洋槐盛开的季节里,明白时不我待,只看今朝。
槐生做春酿,十年一日隔。道边车马喧,纷纷开且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