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家长向我大吐苦水,说起来孩子。
孩子的今年12岁,马上就到青春期,叛逆又厌学。
父母说往东她要往西,期末考试考的全班倒数。让她收心好好学习吧,她还振振有词的说:
“上学太辛苦了,学习好不也是为了挣更多钱?
我以后当网红、当游戏主播、来钱来的又快又轻松!”
这位家长被孩子的说辞堵得哑口无言,气的整晚没睡好。
咨询结束后,我思考了一下这件事。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丰厚物质条件下成长的孩子却普遍很浮躁,失去了上进的动力。
但是我始终认为,在当下社会,读书才是大多数普通人实现人生梦想的路。
哪怕是当网红,也要有学历作为支撑,才能发展的更好。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
人生就像下棋,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这是让人无奈的事情;
况且人生还不如下棋,没有再来一局的机会,也不能悔棋。
如果孩子厌学、不想读书了,可以想想这三个人。
想想父母。
孩子,经常听你说读书辛苦、学习枯燥,你的父母虽然不是很满意,但更多的是内疚。
“抱歉,爸妈没有给你更好的条件。”
但是你不知道,当你安静在校园读书上课的时候,父母正在外面辛苦工作;
奖励给你那个好吃的蛋糕,是他们辛苦挣钱买到的。
很多孩子看不到身后的父母,正在默默帮助他们承担一些贫困、痛苦、压力。
学习再苦,也比不上父母吃过的苦。
汤加辉老师说过一句话:
“父母必须要让孩子站起来,免得父母倒下来了,而孩子还不会站立。”
确实,父母给不了孩子更好的条件,但却尽力帮助孩子改变未来的人生。
出身决定下限,读书决定上限。
为了让孩子可以安心读书,父母可以多加会儿班,多做些工作。
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父母愿意把攒下来的钱用来报补习班,买参考书。
父母最希望的,无非是孩子可以好好学习,将来能出人头地。
所以,别再走父母走过的老路,过辛苦的日子。
读书虽然很辛苦,但父母更不容易,不要辜负父母的期望!
想想同学。
张雪峰老师说过:
如果孩子厌学,不想读书了,就带他们去这些地方。
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站和机场。
看看挤火车、等大巴的是哪些人,坐高铁、等飞机的又是哪些人。
人和人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平等,阶级分化始终存在。
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他们在你浑浑噩噩混日子的时候,奋力奔跑,成为大家眼中的可造之材,成了你羡慕的学霸。
而你呢?
逃课、抄作业、抽烟、不学习、顶撞父母......还自以为青春期就该这样放纵。
几年的疯狂,或许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
世界上没有谁可以拯救你,哪怕是父母。
如果你想脱离泥潭,只能靠自己。
看看身边优秀的同学:
你在睡觉的时候,他们在认真听课;
你不写的作业,他们都学会了;
你放弃的学习,他们考上了很好学校。
他们从不曾放松,因为这份努力,他们比你更加优秀。
每一个学生为了未来,都在努力学习奋斗。
在最该学习的时候,就去学习,不要浪费大好年华,更不要辜负自己。
茨威格的《断头王后》一书中写到:
“她那时候很年轻,不知道命运的馈赠,早就暗中明码标价。”
现在辛苦,只会苦一阵子;现在不苦,将来苦一辈子。
想想自己。
央视有一部纪录片叫做《翻山涉水上学路》,听名字可能匪夷所思。
纪录片中讲的是一些落后的国家地区,孩子们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去上学、读书。
明明那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去上学呢?
因为他们想摆脱这样的生活。
我们都上过学,但从未以这样的方式上学。
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生活在幸福和谐的家庭中,享受着老师和家长的关心,谁更辛苦呢?
俞敏洪说过,他三次高考只为了一件事,那就是摆脱在农村过一生的恐惧。
“农村的生活一眼就能看到头,哪怕努力十年二十年,依然被困在原地。”
现在可以用汗水来解决的问题,以后不要用泪水来宣泄,因为泪水解决不了问题。
你或许认为放弃学习很快乐,也很舒服。
但是你不知道,自己放弃的不只是学习这件事,而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闪闪发光的人生。
别人开车小车、到处去旅游,过着优越的生活。
而你生活窘迫,从来没有出去过。
读书,是走向功利世界最体面的方式。
学习的苦,可以换来甜美的人生。
生活的苦,是你止步不前时,悄悄到来的。
孩子,如果你不想学习,不想读书的时候,想想自己,想想未来。
既然和其他人来的世界不一样,那就努力把自己推到另一个世界中去。
读书这件事,认真你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