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一起再次成长——教育心理学分享第346天
一、走进世界(4 ~ 18个月)
四个月左右,大多数婴儿会经历一个重大转变:学会了坐,开始关注周围的世界,但仍然需要足够的关心和安全感。转瞬间,父母已不再是世界的全部,可仍是他关注的焦点。如果这个阶段的孩子能说话,他会说:“我要看看这个世界。”他喜欢触碰和观察事物,喜欢把东西放进嘴里,也喜欢听大人说话的声音。在这个年龄段,许多父母抱孩子会从面朝自己改为面朝外界,因为孩子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在这个阶段,孩子每天都会通过感官发现周围的新事物,用身体探索世界。然而,单靠自己可不行,有父母在身边,以愉悦放松的状态给予关怀和鼓励,他才能学得更好。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探索的同时,仍然会经常看看妈妈或其他看护人在不在,以此来保持安全感。成人是孩子的安全基地,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告诉他:“我在这里,你很安全。”一个恐惧、没有安全感、感到孤独的孩子是无法充分地探索和发现世界的。这不是说要直接消除孩子的恐惧和不安,也不是无视他们的情绪,就当什么都没发生。孩子跌倒大哭时,我经常听到父母说:“没事没事!”这让我感觉很郁闷,因为父母其实并不知道孩子是不是真的没事,他有可能摔得比想象中严重,也有可能受到了惊吓。他需要感受到被父母认真对待。
这些探索不是发生在一个规定好的“学习时间”里的,而是散落在生活的各个瞬间。给孩子换尿布、喂奶和做其他“家务”时,也是和宝宝一起唱歌、聊天的绝佳时机,给他看挂在墙上的照片,把玩具递给他拿着嚼,都是在陪伴他探索世界。
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在这个阶段很常见,本质是联结和联结断裂。虽然让父母感觉有些不安,但实际上是成长的标志。分离焦虑通常不会发生在孩子七到十个月之前,因为小婴儿的世界是存在于当下的,妈妈或者在这儿,或者不在这儿,他们还没有建立起对未来的期望。大一点儿的婴儿开始有能力思考:妈妈走了,她还会回来吗?如果妈妈需要离开一会儿,一定要保证新的看护人会充满爱心地先安慰想妈妈的孩子,然后再把孩子的注意力转到新的事物上去。回来时,要和孩子眼神交流,抱抱他,说“我想你了”,和他聊聊天,即使宝宝还不会说话,也可以问问他:“你和奶奶一起吃午饭了吗?”重聚时,孩子可能会不理妈妈或哭泣,这很正常。要有耐心,联结会按照应有的速度重新建立。
这个阶段最好玩的互动游戏是躲猫猫。躲猫猫不仅能建立亲密关系,还能以戏剧化的方式解释这种亲密关系:我在这儿,看不到我了,我又回来了。躲猫猫展示了联结与联结断裂、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微妙平衡。大人知道自己哪儿也没去,只是躲在毯子后面,但宝宝不知道。当大人欣喜地说“我在这里!”时,宝宝每次都会很惊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惊讶会变成一种纯粹的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