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儿子13岁了,每天睡觉前娘俩都会聊一会。
这天,娘俩又聊上了。
儿子说:妈,你说我以后该干什么啊?
妈妈反应挺快:你还小呢,想这么远干什么?现在还是要以学习为主,学习好了,你将来的选择可能就多了……
儿子没搭话,沉默了一会:哎,妈,我觉得中学好漫长啊!
妈妈一听这话有点慌了,这才初一啊,就觉得漫长了,那以后可怎么办啊:儿子啊,我知道你们现在学习挺辛苦的,可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啊。现在苦一点,以后会甜的……
这一碗鸡汤灌下去,儿子彻底沉默了,翻了个身,睡觉了。
第二天,妈妈还想聊,儿子直接就没给机会:妈,我困了,先睡了,你也早点休息。
妈妈真是有些不理解了,你说这么大的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呢?
现在的孩子可真难管!
现在的孩子可真不听话!
现在的孩子真是理解不了!
这些是父母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惯有评价。说的基本上是事实,只不过只说了其中的一个侧面,而硬币的另一面却没说,今天我来给说说。
孩子可真难管的另一面是,父母的管理水平不够高。
孩子可真不听话的另一面是,父母没能力把话说到孩子心里边去。
孩子真是理解不了的另一面是,父母根本就没去了解孩子,不了解何谈理解呢?
青春期的孩子,真的需要去了解了解了,因为他们正在发生巨变,因为他们正在变的和以前那个小女孩、小男孩不一样了。
比如,他们开始思考了,开始想事了,开始有心事了。这有点像我们平常说的,孩子开窍了。而这时候的父母往往还是用之前的那套老办法来对付孩子,还觉得孩子就是个孩子,并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慢慢的变成一个男人,一个女人。这就脱节了,对不上茬口了。
如果单纯的是脱节还好办,对上就行了。可问题比这要严重,或者说脱节最大的地方是在思想上,是父母头脑中的知识跟不上孩子发展的脚步了。
13岁的孩子,生在21世纪长在21世纪,是玩着手机电脑长大的,见过世面,脑袋里装的知识、观念也都是21世纪的。我们父母呢?是20世纪末的人,而那时候物质上是匮乏的,精神上是闭塞的,我们头脑中固有的那些东西如果不加以改造升级,还真是理解不了现在的孩子了。
我们就说一件事,那时候的农村孩子为什么拼命学习?是想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役”,是想吃上“国家粮”。那现在的孩子学习动力又从哪里来呢?
如果父母连这种基本的环境变迁都意识不到,认为孩子就应该喜欢学习,就应该拼命学习,那当看到孩子不学习的时候就真的理解不了了。
其实,父辈和孩子在思想上的脱节总是存在的,只不过没有像今天这么大而已。那脱节了就不能愉快的聊天了吗?也能,但有两点注意事项。
一是要意识到思想上的脱节,既然意识到了就不能再拿自己的条条框框去要求孩子了。有了这个基础,天就能聊下去了。
另一个注意事项是要懂点聊天技巧,给大家一个六字真言:多听,多问,少说。
多听,就是让孩子说,你只在一旁附和:奥,是吗?我上中学那会也觉得挺漫长的;还有这种事?真有意思!你继续说;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你这么厉害!我以前怎么不知道呢?说说你的想法;等等。
多问,就是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时候,当你想让孩子继续说下去的时候,要提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你都想过哪些可能性?你想让爸爸妈妈帮你做什么?你觉得我们怎么做能更好一点?你觉得如果按照你的思路进行下去会有怎样的结果?你现在是不是挺迷茫的啊?你现在是不是觉得挺辛苦的啊?等等。
少说,就是会说就说两句,不会说就一句别说。就是听,就是问。
如果,你也想在合适的时候多说几句,那就需要学点新东西了。两个旗鼓相当的人可以聊天,如果你能再比孩子高明一些,那聊下去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早期那些名门望族为什么一代一代的总有人才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他们的爷爷、爸爸、叔叔等都能在思想上给他们以引导。
蓬勃育儿社,应对有方,育儿不愁!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或喜马拉雅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