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个月写了10多篇书评,回头看一下,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复盘自省。
忽略了标题的重要性
有时我懒得想标题,就直接以《某某某书评》为标题。虽然省事,但是明显就是不太用心的表现。
一篇书评由于篇幅限制,不太能涵盖所有内容。以xxxx书评为题,过于笼统。读者从标题中检索不出太多信息,无法判断是否对自己有用,也会影响文章的打开率。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涵盖文章主旨,让读者一目了然知道从此篇书评中可以能获得哪些信息。
避免大段内容摘抄
作者不是搬运工,书评也不是把书中的内容直接照抄地搬过来。当然,可以偶尔摘抄一二个金句。
书评一般是写给别人看的,需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把一本书的闪光点挖掘出来,让读者从中了解这本书是否值得看。
大段摘抄容易造成逻辑松散,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让读者不知所云。
避免大而全,抓住小观点
这也是我最常犯的一个毛病,总想把内容全都罗列出来。这其实也违背了书评的宗旨。
书评的作用是推荐书用的,这跟电影上映前的预告片是一个效果。尤其是小说类的,过多剧透就有些不道德了,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另外,如果是日更的话,一天一本书对我这样的小白来说也不现实。
首先,输入就跟不上节奏,就更别提输出了。
其次,一味的追求速度,没有时间深入地理解,输出的内容对自己和读者都是不负责的。
所以,今后可能会考虑换一种方式输出。比如读书笔记,根据书中某一个观点展开写一篇文章,这样不仅主旨清晰明确,印象深刻,同时也可以为日后的写作收集素材。
以上,希望对网友也能有所帮助,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