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境,都不要忘记努力,比起来一个寒冷的下午,大家都在暖睡,你披上大袄去图书馆取了几本书放在桌子上明天随手就可以翻阅也是好的。
大三,面临就业和考研的选择,每一个人都会迷茫而且焦虑的时刻,每个人都会面临着我应该选择什么,选择之后的出路是什么,现在的我应该做什么,各种负面和正面消息的来临。
前两节课,我喜欢的黄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工作和考研,面面俱到,她只是一个代课老师(辅导员从来都没有管过我们),比起来她所代的课程,她为我们提供消息,解疑答惑,简直天降大神。后面一点时间终于向我们坦白了她有一个恋爱了几年的男朋友,男朋友感谢她的不离不弃。两个人都来自农村,没什么家庭背景。她在安徽的这个小城二本院校学前专业做老师,男朋友在杭州那边一个高校做政治老师,那边的收入要高一些,她是她男朋友的军师,一旦有不错的兼职就推荐男朋友,每年的努力可以达到年收入二十万,她在这里不紧不慢的努力生活,喜欢看书,喜欢三毛,每周都会取一份鲜花。
下课的时候,我赶紧冲上前去,老师老师,你总结的那几张ppt快退回来,让我拍一下电脑上的,ppt上的太模糊了。“怎么样,决心考研了吧”她说。“是决心了,择校想的我头都要炸了,连续失眠几天了”一把揣住她的胳膊。………………balabalabala……说了很多。又来了两个同学,一起说了起来…………我们各种乱七八糟的的问题,我听了太多之后会懵,索性就听……讲到她当初读研的时候,初试第二,复试第八,因为当时了解的太少,根本没有把复试放在心上,有惊无险,顺利录取。至于导师,最好的导师已经内定好学生,她跟了两个导师,但两个导师经常有矛盾的地方,由于经济原因自己经常周六周日做兼职跑去很远的地方,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英语政治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很多时候专业内的东西都是自学,喜欢自己去图书馆借很多书来看,学术做的不太好。后来认识了一个老师,她说那个导师很欣赏她,她也很喜欢那个导师,导师喜欢佛教文化,和她在一起会有宁静的感觉,不会浮躁,会想静下来做学术,这大概就是相互欣赏却又有缘无分。
她说她当初想去读博,可是父母怎么都不允许,后来来到这里面试做老师,身边的竞争者来自华南师大,华中师大……,想到自己本硕双非,根本没什么自信,最后真的不敢相信以第一的成绩考进来,她笑了,她说:不敢相信自己pk掉了一个来自华中师范的,真的挺感谢自己读研的时候一直在坚持看书,虽然学术做的不好,但是自己重在实践,经常去兼职专业相关的工作。
已经快三十岁了还在和男朋友异地的努力工作着,她说:等以后我们有钱了没有压力了我们还要一起去读博。“好棒啊,老师你一定要去呀,我等你读博的好消息”。
看过那么多关于好姑娘的文章,她是我身边遇到的这位好姑娘,独立,坚强,乐观,她是他的信仰吧,好姑娘是信仰,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