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承认,在今天之前,我一直觉得保研是最好的出路。
虽说条条道路的归途都是为了一份工作,可读研后肯定比本科毕业容易找工作,工资自然也更高一些。
所以,从前是千军万马挤高考这一独木桥,如今变成了千万雄狮走钢丝,大多数的本科生都奔着读研去了。
都要奔着读研去,保研当然就是最好的出路。这是我之前的想法,我一直以为理应如此。
但在昨天,我看到一个帖子,作者是大二的学生,他说他决定放弃保研了,不想再盯着绩点,要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多彩一些。
作者在文中谈及自己读大学后的感受,为了保绩点,每天都过得如履薄冰。
上课战战兢兢,生怕在老师面前表现不好被扣平时分。每次作业如临大敌,怕扣分。期中、期末考试更是痛苦,怕考不好。
作者说,自己高中时曾无数次设想过大学生活,想过是自由的、浪漫的,也想过是严肃而紧张的,但从没想过会是如此的拘谨和焦虑。
百般纠结之下,尽管已走过了一年半的时间,他还是选择了放弃。不愿意用三年的巨卷,巨焦虑,巨纠结去换一个可能美好的保研。
这个帖子让我警醒。在女儿上大学之前,我们设想的她的人生规划里,也包括了保研一途。
可一个学期下来,我看到了女儿的焦虑。一个学期十个考试科目,每一科的成绩都让她忐忑。我看了她下学期的课表,科目更多,又再来一次这样的纠结和焦虑?
而这样的生活,得连续至少三年,不能出一点点差错。这真的是我们所想的大学生活吗?
很显然不是,我们更希望她能有一个轻松的环境,能够比高中,或者说至少比高三要轻松一些。
大学的校园,应该是严肃与轻松并存的,应该能够让她学会如何去生活,而不仅仅只是埋头学习。
我不知道那位同学到底经历了什么,但我想大学生活给他带来的肯定不是美好,不仅仅不美好,甚而可能是暴击。
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承受这样的压力,所以我觉得我也应该放下保研的执念了。
突然想起先前曾经和一个北大的家长聊到保研的事情,她说孩子的绩点89分,仍然不能保研,这是孩子不优秀吗?不,只能说是别的孩子太优秀了。
即是如此,我们又何必要逼着自己的孩子挤这一条道呢?
又想起跟一个本科毕业就出来工作的家长聊的话题,孩子本科毕业后自己找了喜欢的工作,生活得很开心。因位妈妈说,这就足够了。
是啊,只要孩子开心快乐,这就足够了,为什么一定要读研?
我不知道考研到底要准备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考研这条路是不是比保研更难走,毕竟考研二战三战的大有人在。
但读研是一条路,工作也是一条路,那么多的路可走,保研真的是最好的一条吗?
在我看来,无论是读研还是工作,只要开心,那就是最好的吧。
还是那句老话,顺其自然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