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改变记录】

第1篇:骑行日常化。

我上周对自己发出了一个疑问:要用什么来衡量人生的前进?按照以往的认知,估计要等到年终总结的时候,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大概潜意识里觉得只有时间拉得足够长,才能看到变化。

但其实,变化也是累计的,那变化的最小单元是什么?有一句话说“人是习惯的产物”,我们每一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思考的方式,都带着过往人生的惯性,那只要把微习惯往正面方向改进,其实人生也就前进了。

英国自行车队在1908到2003年将近100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得过环法自行车赛的金牌,到了2003年,新来的教练布雷斯福德只对他们提了一个要求:每一个环节都要比之前提高1%。没记错的话,埃隆·马斯克对于技术革新的要求是“10倍好”,相比较而言,1%能带来什么?

先来看看这1%是如何做的:重新设计自行车座,使其更舒适;用酒精擦涂车胎,以获得更好的抓地力;测试不同形式的按摩凝,看看哪种能让肌肉更快放松;为每一个队员选配不同的枕头和床垫,确保每个人能获得最佳睡眠;把车内部漆成白色,有助于发现灰尘……

就是这么细小的改变,布雷斯福德接手5年之后,也就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团队成员在公路和赛道自行车项目上夺取了60%的金牌,以及之后打破9项奥运会记录和7项世界记录的惊人逆袭。(注:案例来源 [美]詹姆斯·克利尔《掌控习惯》)

让我感受到生活中真正带来改变的是每一天都在做的微小的习惯。

改变分为两种:从0-1,即从无或极少到有周期性的经常;还有就是从1到N,精进。

要做好一件事可以分为四个环节:选择--开始--坚持--更好,每一个都可以是一个大课题,变化主要发生在“开始期”和“更好期”,也就是对应的是从0-1和从1到N。

就比如拖延症并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开始做,所以要解决的是如何开始的问题;

瓶颈并不是没有在前进,而是没有飞跃性质的前进,所以要解决的是能产生质变的加速问题。

我决定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尝试和探索,能不能每周变化一点点,要那种已经付出行动的变化?

在健身的过程中碰到了瓶颈,在兴趣范围内难以产生新的刺激了,之前以跑步为主,这周开始转换以骑行为主,探索了3条路线,找到了2条比较合适的。

让改变开始,就是在前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