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重新建构是焦点咨询师的基本功。是从一件负向的事情里面发现正向的意义,可以让来访者重新拥有自我价值感,拥有更多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最常用的句式是,虽然……但是……,但是这个用法跟我们平时说的完全相反,我们可能经常会说,“虽然这一次数学考得比较好,但是英语考的还是不行,还要继续努力啊!“那孩子听到的是什么呢?他可能就不记得你表扬和肯定了他数学考的好,他只听见你了批评他英语学的不好。“虽然今天你卫生打扫了,但是你看看这里、这里还是那么脏啊!”那对方听到的是什么呢?批评他没有弄干净的地方。
重新建构应该怎么说呢?虽然(负向)……但是(正向)…… 虽然你这次英语没有考好,但是你数学进步了。“虽然你这次成绩不理想,但是我看到了你已经很努力了。“感受会不会,觉得完全不一样了呢?因为你感受到的是他的理解和肯定,是他的鼓励和欣赏,所以说,你从内心也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被看见和懂得的。你也就会拥有更多的信心和力量去继续的努力,去做得更好。
而重新建构,是在对方的思维脉络和价值体系的基础上的,而不是说随随便便的给予,或者是说把对方的这些框架推倒,重新建立一个。这样对于来访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反而会引起他的反感。
比如说一个,因为自己的个性太温和和柔软 而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的需要的男职员来咨询的时候。当我们,去跟他一起重新建构:可能这样的性格也会对他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的时候,那来访者还是认为自己这样的个性自己是不满意的,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强行把我们的重新建构给他:“虽然你认为这样的个性影响了你的工作,但是我觉得它还是挺有意义的呀,它其实也挺好的呀……”这样会让来访者感觉到你忽视了他的问题,你没有真正的贴着他、理解到他的困惑,只是想强行的想说服他去接受,会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另外,我们的重新建构要贴着对方的感受体会,和他自己的认知和价值观,也就说,基于对方原有认知基础之上的调整,而不是拿我们以为的去给他。
比如一个来访者,觉得自己不够自信,缺乏人际交往能力。那如果说你没有理解到他自己的看法,而只是反馈你认为的去告诉他,我感觉到你在和别人交往中特别的善良、也特别的心软,那来访者可能会觉得你没有真正的理解他。因为在他的意识里,善良和心软是无能和懦弱的象征。而并非你想表达的赞美的意义。那其实你在慢慢跟他沟通后会发现,你最后所反馈:“他是在与人交往中,是特别的大度和包容的“,这让她觉得可以理解和接受,也会慢慢的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也就是说我们重新建构的内容,一定要得到对方的发自内心的认可才可以,这样才真正能触动到他,非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优势,也看到自己有力量的部分,从而对自己更加的肯定,还拥有更多的自信的力量。而并非说,我们说的一定要强行让对方接受。
所以说重新建构,就是在对方已经搭建的房子的框架上有一些调整,而并非说将对方已经建好的建筑给他推倒重新建立一个。这可能也体现在我们焦点所强调的“贴着”而非“推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