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唐朝“红妆时代”突出人物们


最近,有在听读蒙曼教授《太平公主和她的时代》这本书。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揭示了那段历史中人物的出场及历史的更迭,也再次将那个时代中女性推至舞台上,书中这样写到:

公元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被逼退位,将权力归还给了李唐皇室。然而,大唐并没有恢复往日的平静,宫廷政变接连上演,皇帝像走马灯一样更换,时局动荡不安。混乱之中,一批女性突然站到了历史的聚光灯下,将男尊女卑的传统封建秩序搅得粉碎…

于是武则天、她的女儿太平公主、儿媳韦皇后、孙女安乐公主、贴身女官上官婉儿……相继登场,蒙曼老师在书中称这个时代是“红妆时代”。

也想借书中所著,结合自己了解的知识点,粗浅盘点一下红妆时代的典型人物。

武则天

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后,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客宗,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子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 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韦皇后

是唐中宗李显的“糟糠之妻”,和太平公主一天出嫁。但随着丈夫李显被武则天流放,韦氏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不但家人被杀,自己和丈夫也都随时面临着性命之忧。十几年的流放生活,让她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权力这东西太可贵了,没权力,能不能活都是回事儿。

于是中宗复位后,韦皇后便效仿起武则天,培植亲信,制造祥瑞,参与主持国家大典,不断提升个人势力。中宗突然驾崩后,韦皇后还弃长立幼,扶持了十六岁的小皇帝上位,方便自己专权弄政。

如果不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及时发动政变,杀死了韦皇后,李唐可能又要出第二个女皇帝了。

安乐公主

韦皇后的女儿安乐公主。正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女”,安乐公主是中宗和韦后流放路上所生,小时吃了不少苦。长大后父母出于愧疚心理,便对她极尽宠爱,连她想在朝堂上安插任命什么人,父亲中宗都会无条件地答应。

久而久之,安乐公主恃宠而骄,不仅欺负庶出的太子,骂太子奴才,甚至向父亲提出,改立自己为“皇太女”。这份赤裸裸的野心,在当时绝对是石破天惊,逼得太子直接起兵政变,差点要了中宗和韦后的命。

上官婉儿

除了宫廷贵妇,普通女性也开始参与政治,最著名的人物,当属上官婉儿。上官婉儿的身份极其特殊,她的祖父上官处决,尚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就跟随母亲一起没入宫廷为奴,当了小婢女。虽在掖庭这个最底层的环境中长大,但上官婉儿却展现了惊人的才华和韧性,并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成为武则天的贴身秘书。

上官婉儿深谙官场之道,在武家、李家、韦家这些势力间左右逢源,即便武则天退位,她也势力不倒,逐渐成为权倾朝野的“巾帼宰相”。从罪臣之女到巾帼宰相,她的崛起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证明女性的才华与能力绝不逊色于男性。

太平公主

她是唐高宗李治捧在掌心的明珠,是武则天权谋棋盘上的锋利棋子,更是三次搅动帝国风云的朝野权臣。她是大唐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太平公主,更是让七位宰相五出其门的权斗女王。

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父母又千挑万选,选了身份尊贵、女儿心怡的薛绍成为驸马,于她而言堪称完美。她嫁给了出身高贵、英俊儒雅的薛绍。两人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十分恩爱,太平公主也接连生下了四个儿女。后由于薛绍的哥哥卷入了反对武则天的宗室谋反案,薛绍受到牵连,惨死狱中,太平公主也被迫改嫁武家。

这一事件成为太平公主一生的分水岭。她不仅失去了挚爱,更看清了命运的无常,看清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它像一场残酷的“成人礼”,彻底击碎了她的天真幻想。悲痛之后,太平公主开始初涉政坛,她站在母亲武则天身边,积极参与到母亲的政治行动中,不断积累宝贵的政治经验,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她不再是那个躲在深宫、只知安乐的公主,逐渐成为深谙权谋的女政治家。

先后替武则天处死男宠冯小宝。将自己的得意男宠张氏兄弟推荐给母亲。参与扳倒了酷吏来俊臣。

从这几件事就能看出来,初入政坛的太平公主,会为人、会处世,懂分寸,知谨慎,有着绝佳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谋略。

神龙政变成功除掉张氏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并拥立中宗李显复位,确保了武周政权向李唐的回归。中宗复位后,为了树威,大肆打击功臣集团,扶持韦皇后和武家。太平公主看势头不对,便韬光养晦,当起了富贵闲人。但她一直在观察着朝局,等到中宗突然暴毙,韦皇后野心勃勃,妄图效仿武则天称帝时,太平公主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她坐镇后方,联合侄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

政变后,她站在朝堂之上,将傀儡皇帝李重茂从龙椅上一把揪下,睿宗在她的鼎力支持下,登基上位。

睿宗皇帝对她充满感激,封户最高达一万,富可敌国,可权力就像一把双刃剑,太平公主手握重权,渐渐迷失了自我。她不甘心只做幕后推手,也想效仿母亲登上权力的巅峰,但身为侄子和太子的李隆基羽翼已丰,她和李隆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为此两人展开了一场权力博弈。太平公主用尽各种手段,不断打压李隆基,甚至怂恿睿宗废掉他。

与此同时,她还积极扶持自身力量,朝堂上“七位宰相,五出其门”,那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李隆基也不是吃素的,眼看就要被废,他先发制人,提前发动了“先天政变”,成功铲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并软禁了太上皇李旦。

太平公主被彻底架空,无奈逃入终南山的山寺之中。她在寺庙里整整待了三天,也彻底想明白,属于她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三天后,她坦然回到了自己家中,接过李隆基的三尺白绫,长叹一声,悬梁自尽。这位叱咤风云二十年的大唐公主,就这样黯然落幕,随着她的死,唐朝历史上这段女性政治人物大放异彩的“红妆时代”也彻底结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