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0年高考剩下的天数不多了,此时的高考生:
是元气满满,全力奋战?还是疲惫不堪,心力交瘁?
是规律作息,高效学习?还是早起晚睡,勉强支撑?
是信心十足,弓上弦刀出鞘?还是破罐破摔,度一日算一日?
无论如何,高考都会准时到来,人生也不可能重走一遍。
1、考试前学生最担心的是什么?
考生考试前最多的担心是“怕考试发挥失常”。
许多学生在过去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偶尔出现过一、二次考试发挥失常,同学们自然害怕在这关键的一考中又出现失误。
实际上所谓考试发挥失常,它产生的主要原因往往与出题过偏、怪、难有关。因此家长可以向孩子解释,高级别的正规考试,出题是比较严谨认真的,反而不会出现有时在学校考试出现的怪题、偏题,不会让你看到题摸不着北。
2、理解孩子有哪些压力你才能真正帮到他
一般说来孩子的压力来自两方面。
一是心理上的,怕自己考得不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
二是身体上的(这个反而被家长们忽视),长时间的紧张作息,超强度的听课做题,睡眠不够,他的身体自然感觉不舒服、累、压抑。
因此,家长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多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保证睡眠,同时包容他的负面情绪。
3、家长不该说什么?
不要总是问“复习的咋样了?”
因为孩子没法回答你!
事实上没有人是“复习完了”才去参加考试的,总会有点不放心没把握。
而如果他事实求实地的你,没复习好,这个信息又会强化他内心的不安,增加他上考场的压力。不要总是跟孩子讨论最后的结果。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从一条湍急的河流上走过一座独木桥,过桥之前不断地说掉下去会如何如何,那么过桥的时候还能走的安稳么!
4、为什么越临近考试,孩子反而疲沓不想学
经常会有学生反映他们会在某个阶段有这种感觉:一方面内心很焦急,一方面却又感到说不出的疲倦以致学习没效率。
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请家长首先理解,这是大脑给出的一个信号:孩子需要适当休息调整了。人的大脑与其他器官一样,需要劳逸结合,如果外界强制性的给予学习任务,大脑自身的保护机制便会产生所谓“保护性抑制”,就是说这时候的大脑已经没有运转的效率了!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想想孩子平时都喜欢什么活动,提醒他休息休息。
5、如何面对自暴自弃的孩子?
一些基础差的孩子这个时候容易自暴自弃,“反正我不行,复习也没用”。
实际上,最后的冲刺对高考考生可能改变不大,但对高考考生,的确看到有一些同学就是靠最后冲刺大幅提高中考成绩的。
“临阵磨枪,又快又光!”学校老师不能这样教育学生,我们做家长的要这么给孩子打气。
6、如何回答孩子“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问父母“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
有的家长说,无所谓,考不好就考不好!
有的家长说,考不好就完了,我没办法,到时候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两种回答都不可取,考试对孩子、对家长都很重要,不可能无所谓,这么回答要么口是心非,要么是对孩子早已失去信心。而强调考不好的可怕后果,则会干扰孩子对学习的专注。
这个时候最好认真的、诚实的与孩子共同面对这个问题,承认考不好的确是我们不愿接受的,但无论怎样现在都要尽心尽力,“咱们尽力!”只有这样,将来才不会后悔、自责。
7、最后阶段家长能为孩子做什么?
决定学习成绩的有三个方面的条件,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态。
方法和习惯,已经不是考前我们能立竿见影的改变的了。所以这个时期,看到孩子或这或那的许多毛病,不要急于去纠正他。你能为孩子做的,是使他在这个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心态。
具体来说,一是照顾好他的饮食、生活起居,二就是闭上批评的嘴巴。也许他吃饭的时间有点长,也许他在厕所磨叽了半天,也许一晚上他去厨房翻了几次冰箱……,不管怎样这段时期不要吭声,这是你对孩子的体谅,这就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
8、考试期间吃什么、穿什么?
吃、穿在这里也提醒大家注意,考试期间最好让孩子吃熟悉的食物、穿舒服的旧衣服。有的家长可能想在这几天帮孩子加强营养,虽说营养的保证很重要,但那应该是半年前、一年前就注意的,而不是靠这几天。考试期间的饮食最好跟他平时的饮食一致,熟悉的食物使人放松。同样,熟悉的衣服也会使孩子更放松。
9、考试期间孩子失眠怎么办?
我们都希望孩子在考试期间能睡好。
但万一你的孩子失眠了,千万要告诉他,没关系,不影响做题!人是有应激功能的,24小时不睡觉,大脑还能正常工作!
如果孩子在考试前也相信这个道理,反而临考前能够释然,睡个好觉。
10、考试期间孩子生病怎么办?
一般说来,只要孩子不是那种病得不能坐下来拿笔写字,生病对考试的影响其实就只是心理上的,并不会妨碍大脑思考。
大家对这一点可能感到很难理解。
基本的解释是:大脑工作在生理上实际只需要两个条件,葡萄糖和氧气。有这两个条件,就能做题、思考。身体的不舒服可能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心理上造成我们的不安,实际的影响没有那么可怕。
因此,万一孩子在考试期间生病了,家长也要给他这样的信念,影响不大!甚至可以跟他说,你都生病了,如果没考好也是能理解的,这样孩子反而能放下包袱,轻松应考。
11、教会孩子及时处理不利的考场环境
一般来说,高考各考场对监考老师的要求相对严格。早点告诉孩子,考场上无论是什么影响到自己答题,都要及早举手向监考老师提出。
12、头场考试考砸了怎么办?
哪怕学习最优秀的学生,如果第一场考试考砸了,都不可避免的影响他的心情。处理不好还会牵连到他后面的考试。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首先相信大部分家长能做到不责怪孩子。
但要提醒的是,我们容易犯另一个错误:“别想了,想了也没用”,“不会的,情况没你说的那么糟!”这其实是在盲目的否认孩子的失利,孩子会感觉父母不能接受他的失误。
孩子当然知道“想了也没用”,他也知道“只是这一门课考砸”。但他内心是惴惴不安的!家长这时候特别需要去倾听他的不安,他的委屈,他的自责。只有有人理解他,才能让他稍稍好受一些。
当然如果孩子一直沉浸在考试失利的情绪中,家长可以试着问他“现在怎么办呢?”
请放心,绝大部分孩子是理性的,当情绪平稳以后,他能够振作起来。
在备战高考的“战场”上,如果说考生是冲锋陷阵的“士兵”,那么家长就是运筹帷幄的“参谋”。
离紧张的考试还有十几天,在最后的冲刺期,应怎样帮助孩子安心复习以顺利通过考试,成了很多家长心头最大的疑问。
一场考试,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实力水平、动态智力、体力、考试技巧以及心理素质。这五个因素决定孩子能否顺利通过考试。其中,心理素质占据着核心地位。如何提高考试成绩,心理是关键。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
高考成绩虽然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每年都会遇到很多考生因为高考志愿填报不当,从而导致“高分低就”,甚至“高分落榜”,真的十分令人惋惜。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每年高考出来分数之后,多数家长才开始匆忙准备志愿填报,难免会了解不全,顾此失彼。
高考志愿填报难在哪?
2020年新高考形式下,高考政策比往年有了很大的调整,高考志愿填报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再加上今年高考受疫情延期影响,高考招生工作更加紧迫,可能还将缩短考生的志愿填报时间。
那孩子的高考志愿到底该如何填报,才会万无一失呢?
益友专家团队以家长的共情、教育者的责任和研究者的理性,为您提供专业、科学、真诚的高考志愿填报一对一指导服务!
专家一对一指导是什么?
2017年是浙江省高考改革的第一年,益友的专家团队也是去到浙江多个高中实地考察学习了一个多月,积累了丰富的新高考填报经验,从而对山东省新高考改革有着不一样的认知高度。
益友专家团队根据自身丰富的报考经验、考生的学习情况、职业兴趣测评,并结合家长、考生的意愿,由专业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专家为考生作出专业客观的分析报告,帮助考生挑选理想的大学和专业,为考生量身打造科学、合理、有效的志愿填报方案。
专家和家长考虑因素对比?
哪些考生需要一对一指导?
一般来讲,有六类考生需要报名一对一指导!
1、高考分数较高,一心想冲名校但自己又没有把握的考生。
2、边缘考生即分数刚过线,希望被较高一级院校录取的考生。
3、分数不上不下,全省处同等水平的考生人数众多,面临竞争压力难以把握胜算概率的考生。
4、既想上好学校又想进好专业,面临院校与专业两难抉择的考生。
5、对院校和专业认识不清,了解不够,尤其对招生录取规则难以把握的考生。
6、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准备孩子的报考事宜,对志愿填报学习不够、准备不充分,从而感到茫然或困难重重的考生。
益友一对一指导有哪些优势?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志愿填报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讲,就是拼信息、拼经验。大多数家长和考生对高考志愿填报政策、招生院校、填报技巧都处于碎片化的理解。而我们益友专家团队有着十多年的填报指导经验,能够更全面的把握信息,帮助考生制定最科学合理的填报方案。
一对一个性化定制方案!
一位专家对应一位考生,与考生和家长充分沟通,制定详细填报方案,只需直接填入系统即可!学生目标清晰,家长省时省力!
益友专家团队集体把关!
一位专家老师具体负责一位学生的填报方案,而每一位学生的方案均要经全体专家组成员二次审核,最大限度为考生负责!为家长负责!
在过往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中,已有数千名考生选择益友【一对一指导服务】,他们也都如愿以偿被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录取!
2020年,益友不忘初心,继续为孩子的理想护航!
益友一对一指导服务保证
保证科学:根据考生成绩、性格和发展志向填报志愿,科学规划。
保证沟通:确认的志愿表符合家长和考生意愿,尊重孩子考虑家长。
保证录取:最终志愿表中确保一所院校录取,分值最大误差最小化。
现在报名有什么优惠?
500元定金优惠500元
全款报名优惠1000元
一对一指导如何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