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西安,正月初四下午,与表弟驱车一道往东北方向行,避开热闹的市中心、避开人头攒动的旅游景区,表弟说带我寻一僻静处,去看秦岭。
汽车在宽阔的马路行驶,正是二月春风催草生的时节,两侧农田已抽出麦芽,浅浅的绿色,柔柔的芽尖,万物在田野中悄然生长,经过一冬的蛰伏,春天已经来了。
行程并不长,车在秦岭的脚下缓缓而行,眼前的秦岭山,就是将春风截留下来,阻碍着让春风晚一点到达家乡的连绵山脉,一点儿也不雄伟,和我在地图上看到所联想出来的群雄高大一点儿也契合不上,眼前的山脉奇巧、俊秀,墨绿色的山体波浪起伏,山顶上有雾、有隐隐的白雪,笼淡的如水墨画的样子,凸冒出的片片树梢象少年初生的绒须,与北方雄傲伟岸的名山相比,我眼前的秦岭山,宛如翩翩少年,单薄纤细,就是这样一个青春年少的身躯,却有着势不可挡的气势,将每个温暖的季节都逼退的,让她们抵达我家乡的脚步总是跚跚来迟。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我想到了李清照的词《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秦岭山,"年轻的"后生" 你是醒着还是醉着呢?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作者] 李清照(宋)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译文: 帘外五更有风,吹醒我,梦,无影无踪。想重新登上画楼谁又能同呢? 记得用玉钗聊聊的拔火,焚香的香炉里香已燃尽炉已空。
回头看窗外的紫金峰,雨润山峰烟雾浓浓,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了,我在半醒半醉当中。
罗襟前还留着前时国破夫亡的泪水,将泪水弹与天上的鸿雁,让鸿雁传书家事。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从词中,我们看到了国破家亡的悲苦,李清照孤单南下,丈夫离世,思念无法停止,家乡被干山万水阻挡,笼罩在浓雾当中,看不清,真的不想再忧思了,在半醒半醉中,让襟前的泪水弹与鸿雁去传书吧。
一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紧紧相连,国家桀运,人民颠沛流离,没有经历过绝对没有感受,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经济腾飞的时期,会产生一些问题,但大多数人民衣食丰足、生活安定,劝告那些总说国家不好的人,珍惜我们拥有的吧,皮之不存,毛将焉伏? 国在家在,相比处于烽火不断、战争连绵、无处定居的人民,我们能在和平的天空下,自由畅快的呼吸是何等的幸福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