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天的我们,书本意味着什么?
是闲情逸致的衍生物品,还是应付各类考试的产物。不可置否,太多的人抱着功利性读书的态度去对待书本。
在面对六月份的四级考试,我们会去拼命翻阅单词书,语法书,以寻求大幅度的提升。我们也总是在需要的时候,例如考试时也只会抱着大摞大摞本专业的书籍去囫囵吞枣。
可这样的读书态度,可谓动机不纯,如此,我们便无法获得什么有价值的思想。
我们在空暇清闲时所喜,所爱的书籍,才真正代表了你自己的喜好,也才是书籍所给予我们的真正的意义所在。
现代的人,太急性子了,过于追求高效率的生活,从畅销书的名字便可知晓,如“30天学会电子琴,一个月语法速成,”这些速成技巧,网页上也屡见不鲜。读者需要什么,市场就供应什么。
这也折射出当下的我们,停不下来的脚步,安稳不定的心。
可越是急于求成,越是不安,越是急躁,最后只有一败涂地。不要尝试去说服自己是因为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强大,不理智的人云亦云,焦躁的跟随世界的脚步。
也许你只是想要更快的接近真理,更快地寻求知识,可这样的做法与思想,只会让我们与真理渐行渐远。其实,真理一直都在,它等着你软磨硬泡,细细品味。
学生时期的我们迫不得已捧着书籍,没有真的用心思考过读书的意义。也有些人会对书本所带来的有益部分产生质疑。
他们存着这样一种疑问:既然时间会冲刷掉我们对书本的记忆,即使你读了好多好多书籍,可是到最后我们对书本的内容,甚至是名字都会忘的干净。
那么既然都是要忘却的事物,又何必去碰触,这不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做着无意义的事情吗?可我们认真深入地去思考一下,读书真的是没有意义的事吗?
陷入沉思的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个故事。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小孩问他的爷爷说:读书的意义?老爷爷笑而不答,只是让这个小孩去用脏兮兮满是煤渣的竹篮装水。
小孩虽然疑惑,但也是照做,很明显竹篮是没办法装水的,小孩气恼地跑回来问道:“爷爷,这用竹篮又打不了水,打水又有什么意义呢?”
爷爷这才笑着对恼怒的小孩说:“孩子,你看看竹篮,还是之前的竹篮吗?
小孩愣了一下,看向竹篮,已不是满是煤渣的竹篮,因为多次收到清水的清洗,现在已经焕然一新。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晓什么呢?
其实读书的过程就像是用这个竹篮打水一样,虽然清水都从缝隙中流走了,表面上看似什么也没得到,但在不知不觉中,人的心灵就像这竹篮一样已经被净化得澄澈明亮。
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你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等时间长了,那些细枝末节你都忘了,而剩下来的,就成了你自己自然而然的东西。
读书抑或是我们所经历的事情是用时间和思想熬制的浓汤,世上并无立竿见影的成功。所谓的获得,不过是经历了岁月与付诸了心血的积累和沉淀。
我们所读过的任何一本书籍并没有浪费,它会渗入之后的思想与价值观。也会或多或少体现在你的行动中,我们得相信潜移默化的作用力,这种力量会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你。
就好像大家大一军训时,练习军姿,一时半会可能看不到什么显著效果,可长久以来,坚持不懈,时间就会给你一个见证。
有很多时代,有很多场景,我们无法亲身一一经历,所以就去书里寻找,陪着一本书活一回,看完书,我们像多活了一辈子。
有些时候,总是会为一些人感到可惜,前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和今天一样,今天复制一份,就是明天的样子,宁愿千篇一律的重复,也不愿去读点书,或是学习些新东西,尝试一下未曾经历的生活。
在书里,我们忘掉人名,忘掉太过细密的情节,把自己丢进书里,我们并不需要死记硬背,因为对于书本持着热爱与理解的态度。我们将心根种于作品里,便无需努力浇灌,无需情感来喂养,把书捧在手心,自然而然的幸福气息,便可盈怀。
徜徉在书海,与某本书的偶遇,便是缘分使然,也许书本只是解一时惆怅,无法弥补我们人生的风景。可是残存的时光里,感受一直都在。
由博返约,是上层境界,再由约而忘,终为大成。
这句话的由来是张无忌在学习武功时的体验。张无忌在其师傅询问是否记住武功招式时,一开始表示记住全部,可又多加练习后,师傅又再次询问,张无忌表示只记住了一些,到最后,师傅询问他时,他已经全部忘记。
可是当大家在唏嘘他没有学习武功的天赋时,师傅一脸明朗的表情,认为张无忌是可造之材。
这让我们明白即使我们忘记了所有的外在招式,可是在高手过招时,你会下意识地将招式使的行云流水。
这也许是说明了只有不去顾忌那些外在的细枝末节,忘却后回归本真,才是至高,至上的武功。人生大多事情,其实大体也就是那般模样吧。
读书带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表面形式上的获得知识,我们更需要获得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塑造了一个专注,认真的自己,一个更加耐心,成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