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因爱而生
《原创》
在深圳每年的三到五月,是小一,初一网上报名的关键时期,每到这个时间段,外来务工的家长们又开始了奔波,忙碌,和焦虑不安。对于有深户和有学区房的家庭来说,也许不存在以上问题,他们考虑的是如何让孩子去上更好的学校!
对于我们这些外来的务工人员来说,孩子上学却是一种煎熬。今年突如其来的变故,更是犹如晴天霹雳般给人当头一棒。就在四月中旬,正是小一,初一报名的紧张时刻,突然有一天,我所在的家长群里炸开了锅。说是现在孩子们就读的这个六一学校在今年就会面临拆迁,教育局已经下达了通知,叫他们学校今年停止招收小一初一的新生。说是这块地要用做城市更新改造。于是乎,这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面临连学都没得上的窘境。更别说什么去择校了。
当我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即将面临上小一,初一的家长去学校讨说法了,因为这么多外来务工人员都是背井离乡来到这个陌生充满未知的大城市,本就是属于弱势群体的我们,不仅没有选择的余地,现在连最后的这一点希望也要破灭了,怎能不叫人焦急无助。对于深圳这座流动人口大城市来说,学位一直都很紧缺。公办的学位少之又少,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大深圳,盖学校的速度远不如盖高楼大厦来的快。所以外来务工人员既没有这的户口,也买不起这昂贵的高价学区房。为了孩子能留在自己身边,唯一能寄托的就是花钱让孩子上私立学校。即使在这个高消费的大城市里,家长们挣的那点工资交完房租,交完学费,和每个月的生活费,基本所剩无几,甚至可能是入不敷出。但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把孩子们带在身边,不想让自己的下一代再成为留守儿童。不希望孩子们重蹈覆辙自己的人生。
来深的外来务工人员,哪个不是把自己的青春挥洒在这片热土上,也许我们没有高学历,好背景,但我们有一颗赤诚的心,用我们的劳动与汗水浇筑出如今高大上的大深圳。而这片热土回馈给我们的是什么?是一种冷漠与排挤。连我们的孩子都容不下。我们在这里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却从没想过能共享这的资源,即使这样,这座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大城市,还是容不下我们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我们连退路都没有。
由于这么多家长每天都堵在学校门口讨要说法,家长们还请来了电视台的记者进行了跟踪报道。事情一下闹大了,教育局和政府部门不得不派人来解决问题,给这么多家长一个合理的说法,刚开始的时候也没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说实话,这一个学校几千个学生,突然之间要安排也好,分流也罢,根本就没有别的学校可以安插这么多学生进去。何况周边本身就是没有新学校和学位去安排。这么大的学校,这么多学生,在毫无安排安置的情况下,政府就要收回学校进行拆迁,这确实是说不过去的,难道真要让这几千个学生都回去当留守儿童吗?
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我也陷入了不安当中,虽然我们有证件属于六类,但它真的现在要拆的话,要转去别的学校,又会面临很多问题,主要是这边学校实在太少,学生又那么多,想想都让人头疼。
后来在这么多家长的极力声讨和多家电视台的报道过后,教育局和政府部门,总算给了个明确的说法,说暂时可以让他们招收新生,给时间建新学校和等学校选新址办学。这一风波总算告一段落,但是这毕竟还是暂时的,它迟早还是要拆,所以在这种政策说变就变的时代,对于我们这些弱势群体来说,时刻都面临着窘境。
今年是我们家孩子在六一度过的第四个年头。2013年我们在龙岗开的饭店关门了。由于带着孩子经营的太累,所以选择了关掉饭店,让她爸去上班,我专心带她。当时她爸找的工作就在龙华民治这边,然而我还是带着孩子在龙岗,每个礼拜要么她爸休息回去看我们,要么就是我带着女儿过来龙华看他,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女儿面临着上小学了,而当时她的年龄离政府规定的入学年龄还差一个月。
当时在龙岗五联刚好有万科配套的幼儿园和小学,正好那年开始招生,我就想着早点给她把需要的证件办好,如果学位有多的,年龄差那么一点点,应该可以上,我把入学需要的证件一一去办好了,至于办证的过程,可以用殚精竭虑来形容。因为我在她上幼儿园的时候为了成长补贴已经办过一次证件。没想到后面再办,越发困难重重。政策又加大了难度。光去那几个部门就跑断腿了。加之我的右腿又不便。但想想为了孩子能有学上,这我都可以忍受。
好不容易把证件都办下来了,也交到了清林小学,可孩子她爸却说把我们母女俩放在龙岗那里他不放心,来回两头跑也不是个事,于是,他做了个决定,叫我们母女俩都搬来龙华民治这边,他说:“这里有地铁,高铁,去哪都方便,也好有个照应。”
为了一家人能在一起,我们放弃当时去上清林小学的机会,匆匆忙忙就搬来了民治。搬过来之后才知道,这边的学校很少,学位更是紧张的很,别说上公办的小学,就是花钱上私立的都进不去。我当时就蒙了。我辛苦在龙岗办的证件到这里也没用了,一切又要重新来过。我欲哭无泪。
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都搬来了,就没有回头路了。当时马上就面临开学的日子了,我听周边的人说,附近只有一个六一学校可以上,而且想报名都要天不亮就要去排队。还不一定有学位给你上。我们当时刚搬过来,对这边又不熟。于是,莽莽撞撞的跑到学校保安岗亭去问那保安大哥,这学校啥时候开始报名?我当时得到的回答是,他们已经报完名了,学位都满了。我当时都彻底蒙了。沮丧的回到家跟她爸嚎啕大哭,想到马上就要开学了,孩子都面临没学上,那种心情很是绝望。
我跟他爸说,如果不这么莽莽撞撞搬过来,孩子就可以在龙岗踏踏实实上她的公办小学,我办证件受的罪也不会白受。现在如果真的上不了学,该怎么办?后来她爸还是找了他的一个朋友帮忙,才给了我们一个学位。我们才得以进了六一学校。
由于当时孩子的年龄还差一点,进去的时候只好给她先报个慢班上。我现在都还清楚的记得当时去报名的情景。真的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我们几乎被淹没在人海当中了,后来我们慢慢的往楼上找到人家给我们安排的报名点,是在A栋二楼的一个教室里,里面坐着好几个老师,还有很多在报名的家长。根据纸条上的信息,我们来到了这个老师跟前,当时,这位老师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年轻,长的清秀大方,和蔼可亲的那种。
是的!她就是从那天报名起一直带我家孩子到现在的班主任鄢晨老师,这真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因为这么有心又有爱责任感这么强的老师真是不多见。
说实话,刚报完名的时候,我就在学校里去转了一圈,想看看学校环境怎么样。看完了学校的环境之后真的有种心凉的感觉,教室里摆满了课桌椅,课桌也是很旧的那种,课桌与课桌之间的距离刚好只够孩子们瘦弱的身体挤下去,完全没有多余的距离可以动弹。后来才知道一个班有将近七十来个孩子,我当时就在想这样的条件,赶我们老家镇上的小学都不知差上多少倍。心里万般无奈涌上心头。想想费劲心力,最后只能给孩子上这样的学校。
当时心想反正孩子年龄还不够,先在六一学校这上着慢班,趁还没到正式上一年级之前赶紧又去办证件去,于是乎,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办证奔波。
我们租住在民治的这栋房子的一房东常年都居住在香港,然后房子是请人看管的。所以想办租赁合同,要等香港的房东回来才能办理。而且管事的房东明说,一房东回来帮我们办证要耽误她在香港上班的时间,所以这耽误她上班的费用得由我们租户来出。费用一千块。
我当时也犹豫了许久,后来跟楼上的人熟一点之后,他们说为了孩子上学,都出了一千块钱给房东办这个租赁合同。最后我去房屋租赁办投诉,说了一下这些情况,他们说房东这么做是不合法的,还打电话叫房东必须给我们办。可现实是房东根本鸟都不鸟你,给钱她就回来办,不给钱,谁要求她都没用。后来时间越来越紧,我也只好向这些恶势力妥协了。没办法,我们外来务工人员永远都是被动的。执法部门也没这时间来管你这弱势群体。
证件里最难的终于花钱办下来了,本来还以为有一线希望可以去上公办学校了。结果才知道按正常程序,在民治这边,三类后面的想都不用想了。
在这一系列的挣扎之后,最终我还是放弃了去上什么公办学校的念头。最后就搞了个两免。
孩子在六一上慢班的这一年当中,我通过和学校老师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之后,我发现,学校除了硬件设施和环境差了点之外。在别的方面,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安全这块做的还是很到位的。老师更是很用心,很有责任感。
尤其是他们的班主任鄢老师,真是难得的好老师,事事替孩子们着想,教学很有方法,不死板。从不用有色眼镜看待孩子们。真正做到一视同仁。甚至对班上综合能力较弱的孩子更为尽心尽力,比家长付出的还要多。从不懈怠,不放弃对综合能力弱的孩子的悉心教导。
还有就是他们一年级的时候,教英语的郭老师,年纪轻轻,教学生动有趣,方法独到。深得孩子们的喜欢,班上每一个孩子都钟爱上郭老师的英语课,我们家孩子每次回来都会分享郭老师上课时的很多有趣的细节给我听。
上完慢班的时候学校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为了让学校有更高的提升,打算开办双语教学班。可后来由于多数家长的反对,最终还是无疾而终!
正因为这一次小插曲,那些最早先报名双语班的学生和两免生都分到了不同的班级,鄢老师带的109班的同学基本都分出去六分之五了。就剩我们当时还没办好证件,也没有先报名双语的那十来个学生没有做安排。
庆幸当时我没有先报那双语班,最终取消了双语班之后,被分去别的班的学生就安排了新的老师带班。而我们被遗留下来的这十几个老生还是继续由鄢老师来带。再加上小一的新生,由鄢老师带领的109新班级正式开班了。
被分到别的班的慢班老生的家长都很惋惜,没能分到鄢老师的班级。有的还特意去恳请校长,想再分回到鄢老师的班级上来。可是,都已经分好班了,是不可能再调动了的。
其实,我们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虽然我从未想过要去给孩子择多好多好的学校。因为我清楚的认识到,孩子的整体水平都取决于家庭和父母的教育。学校主要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所以其他外在条件并不是有多重要。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但能碰到一个有心有爱,又有责任感,还不势力的老师,那就如同中奖似的。这样的老师给我们遇到了,这不就是最大的福气吗?
这么多调皮捣蛋的小家伙,在鄢老师这么几年的悉心教导下,收获的,不只是知识,更多的是情感上的东西。
鄢老师,不止关心孩子们的学习,还会从孩子们的生活去入手,给他们布置家庭实践作业,和为父母分担家务,记得有一次的感恩实践作业是孩子为父母洗脚,更是感动了所有的孩子和家长。孩子们在鄢老师的不断指引和带领下,由刚入学时的懵懂无知,到现在的自立自强,学识丰富,有礼貌,有爱心的小大人。
这里包含着这么多老师的辛勤耕耘和良苦用心。每一年的六一儿童节都会有精彩的演出活动,这些精彩的节目都是他们的音乐老师在儿童节前期要花上好几个月的课余时间来给孩子们做精心排练。只为在这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里给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看下图就知道,孩子们的表演有多精彩吧!
孩子在六一学校的这四年里,就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有更换过,语文就是班主任鄢老师,一直从慢班任教到现在的三年级。鄢老师不止是孩子们的师长,更是孩子们无话不谈的朋友知己。平时孩子们有什么不懂的,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给鄢老师发信息或打电话请教。孩子们对鄢老师不是畏惧而是敬畏。
本以为有如此的良师可以伴随孩子们安然的度过这小学六年。可谁成想因为这么突然的拆迁事件,一切都成为了未知数?除了不安更多的是不舍。由刚到这个学校时的担忧,到爱上这个学校,这里的老师,这里的伙伴。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然而散的太突然,太措手不及了。真希望这只是个梦。每每看到这四年里的点点滴滴,万般滋味涌上心头。五味杂陈!
看到这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和每一次旅行孩子们在一起的欢乐。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
这四年里不变的是孩子们纯真的笑,和老师们对孩子们的爱,左侧穿黄色上衣的就是班主任鄢老师,右侧穿黑色上衣的就是英语郭老师。她们两个永远挂着和蔼亲切的笑容。
这就是今年学校组织出去旅游照的,如果真的学校要被拆了,这就成为了师生四年最后的留念。想到这,心酸不已。
这下面两张是我们家兔崽子九岁生日时同学们一起来陪她过生日时照的。如今这里已经有两个很好的朋友离开了这个学校。也许日后很难有机会再见!这就是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留念。
当时的他们是如此的开心,天真无邪!希望曾经的快乐能永远伴随你们。
这个画面是鄢老师出去学习的时候,由别的老师拍摄的孩子们早读时的样子,鄢老师人虽然不在班上,心却是时刻牵挂着孩子们的。二年级的时候课桌椅都换成了新的,是不是也很整洁明亮?孩子们认认真真读课文的样子,是不是很可爱呢?
这是孩子们例行早操的样子,一个个精神抖擞,排练整齐。很像小士兵吧!
孩子们课间的玩耍嬉戏,有说有笑,这样的画面也许会因为学校的拆迁而成为永久的回忆。感谢拍照的老师。这样的瞬间稍纵即逝,感谢您定格了这样的美好!
英语课上孩子们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每个都坐的如此端正,生怕一走神,把老师讲的重点给听漏了!看着他们这么认真的背影,真的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有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因为他们一样是祖国的花朵,接班人,他们也是如此的认真,努力,应该享有和城里孩子同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如果没有学校拆迁这一事,或许我们的孩子可以安心的在这和他们的小伙伴和老师一起共同度过这小学珍贵的六年。而如今,虽然风波总算告一段落,但这样的不安定已经种入了大家的心里,毕竟六一始终是要面临拆迁解散的。只是迟早的问题。
在如今这繁荣昌盛的和平年代,上个学居然会如此的艰难,教育资源如此的不均衡。我们虽然是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在这大时代的底层,但我们却从未放弃过努力,我们更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那样就等于在毁掉,扼杀一个无辜的生命。可现实是无论我们怎么努力也跟不上这政策的变化,和时代的变革。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六一学校至少给了孩子们希望,这里的老师至少是接地气,有人性温度的。
教育乃兴国之本,每个孩子都是国家的未来!希望爱不止在六一学校里,而是在国家政策里!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