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我们几位班主任老师在办公室商议给楼道添置一些花盆,栽养一些花花草草,一来可以美化环境,二来也可以减少学生在楼道打闹的现象。
说干就干,我们在网上购买了一些花盆,我也暗暗思考着在我教室的花盆里栽种一些什么花。“买些太阳花种吧!太阳花容易养活,花开的时候还很美!”“再种些四叶草吧!四叶草不仅富有生机还象征着幸运!”“还可以种些小蔬菜作为给孩子们的奖励!”我心里一一盘算着。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科学老师以及孩子们的努力下,我们播撒下了属于我们的“希望的种子”。接着,我们便开始了焦急的等待之旅。一天……两天……三天……四天过去了,小蔬菜开始悄悄地冒出了嫩芽,七天左右,太阳花也破土而出了。唯独那两盆种了四叶草的花盆没有动静。索性,再等等吧!心中默念“是种子总会发芽的!”
等啊!等啊!等啊……十天过去了,二十天过去了……
这两盆四叶草仍然没有动静!
我想:“这么多天过去了,这两盆四叶草种子肯定不会再发芽了!”我的心中也不免有些失落。
恰好,科学老师过来巡查各个班级的绿植生长状况,我们便商量给这两个花盆重新移上吊兰的幼苗。
事实证明,我们不得不佩服吊兰的生长速度,一个暑假过后,原先小小的吊兰幼苗迅速长成了一株株健壮的植物。看到吊兰长得如此之美,也算弥补了我的四叶草全军覆没的遗憾。
近日,连续的冷雨绵绵不绝地下着,气温骤然下降,似乎上周还是温暖的秋天,转眼就进入了冬天。教室外面的绿植也迅速被我们抢救进了教室准备过冬。
一日,我在教室巡视,目光偶然落在窗台上的吊兰花盆。我惊奇地发现,在生机勃勃、傲然挺立的吊兰下面竟然长出了几棵小小的嫩芽!没错,它们就是我曾经满含期待播撒的四叶草的种子!春天,它们没有发芽!夏天,它们没有发芽!!秋天,它们没有发芽!!!我甚至一度放弃了它,给它的花盆移栽上了新的植物!可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今天,它却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它们柔弱而倔强地站在那里,向我宣誓着它们的生命力!我不禁感到惭愧,然而更多的是敬佩!敬佩生命的力量!敬佩种子的力量!敬佩岁月的力量!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不禁想到,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这样?每个教室,每个科目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学困生。开始,我们怀着教育的激情,相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慢慢的,我们开始怀疑,开始退缩,甚至放弃……我们会觉得某同学真是难以拯救了!
你可能不知道,在语文课上默默无闻,从不发言的小A竟然能在数学竞赛上获得第一名;数学很吃力的小B可能在英语演讲比赛中可以获得一等奖;三门成绩都很一般的小C却在舞蹈方面有很大的天赋;平时调皮捣蛋的小D却是个科学迷……
班会课上,我把这个发现分享给了孩子们,并且告诉他们:“一颗小小的种子尚且如此努力发芽,何况我们生而为宇宙间最伟大的人呢?不应该更加努力发芽吗?”孩子们似乎也被这些小小的种子触动了,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到了感动。
其实,孩子并不是无可救药,而是还没有遇见那个欣赏他,肯定他,鼓励他开花的人。
记得有一次和一个家长聊天,谈及孩子的问题,他给我说:“这个孩子我真的不知如何是好,我想放弃了。”我顿时十分生气,并且毫不客气地回复他:“我们老师都从来不说放弃孩子,你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怎么能说放弃?”(当然,我们关系很好,我敢直言)而孩子在他的作文中也写到:“我想给父母呈现最好的自己,可是我却总是让他们失望。”孩子的悲观想法就是父母的消极评价和态度折射到孩子身上的体现。
前几天,我看到一篇文章,大体是说孩子最需要的三种感觉就是:自主、胜任、被需要感。我十分认同,父母以及老师的态度对孩子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对孩子是肯定的、欣赏的,我们能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并且认同他的价值(不一定非是学习)。相信他,关注他,给他时间,让他成长,长成他自己想要的样子,必要时给他以帮助和指引,那我们做父母和做老师的就已经很成功了。
所以,不要再拿孩子和邻居家的孩子做比较了,不要动不动就轻易放弃孩子了,要知道,你放弃的或许是发明家——爱迪生,或许是音乐天才——贝多芬,或许是文学巨匠——莫言、沈从文、钱钟书。或许是……
要相信,你的孩子有一万种可能。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