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前的QQ空间,是一个好地方,于那些或求而不得或暗恋的人来说,不用直面对方,可以在角落里偷偷的观望,看TA的喜怒哀乐,看TA的滴墨成伤。直到有个可恨的功能出现,“你无权访问”让一直凝重的心哗然成碎片。
QQ空间也是一个收藏东西的好地方,好的文章,美丽的图片,都可以把QQ空间装扮的悦目赏心。曾经的我啊,玩得一手好空间,工作之余就钻研各种界面的做法,挂件美饰的点缀,也帮过不少的同事或朋友把空间搞的有别于其他人的灰白蓝,在一众好友里风头尽显。再后来,收入不多的我情愿每个月花10块钱开通黄钻,带音乐的海量背景图,让我无法描述的迷恋:春天换上桃花红,夏季变成绿荫凉,深秋硕果满眼金,白雪皑皑冬日靓。装扮空间的欢喜,是无可言喻的。
那时候的说说板块,也是每天心情的展现,虽然平时渴望被留言,渴望被访问,但是,当一次偶尔的情绪发泄,引来一大堆假意或真心的围观,喜怒无声便成了主干线。
阵地转移至朋友圈,已经是几年后了,无病呻吟的小姑娘也变成了两个姑娘的妈妈,偶尔晒晒娃,顺便搞搞笑,再转发N多个自以为有价值却从来没有回看的链接,和大部分人一个样。
当莫名其妙的被加好友,当千篇一律的广告出现无数遍,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初期红利过后,微商成了过街的老鼠,当微信出现屏蔽和拉黑的功能,还在进行着暴力刷屏的微商,要么泯然于众,要么活该被删。
朋友圈啊,其实也是一个人性格和生活的缩影,有信仰的人也许会发更多佛偈,晒娃狂魔的则是清一色的萌萌哒天使般的脸,爱学习的人一定是各种打卡了,最可恨的是某类达人,深更半夜的遭人恨,好吃的好喝的流进心里,让人想隔着屏幕把TA拉出来揍上八遍又八遍。
其实,我个人是赞成发朋友圈的,日常的点滴,情绪的起伏,孩子的妙语,生活小窍门能帮助别人,偶尔厨房显身手,引得一众哈喇子流一地,一番感慨激昂启发了迷茫的朋友,深夜絮语慰藉暗淡的孤寂。
认真的朋友圈啊,是成长的记忆,是陪伴的迤逦,当掉光了牙齿,花白了头发,晒着冬日暖阳,模糊的双眼看到曾经的字句,我想啊,那样的画面必定分外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