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不同的年关
我的年关
今年过年回老家,我老家是一个偏远山村,回家过年本该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但是我觉得不开心,因为部分亲戚、朋友会重复问:
你(部队)出来后干什么工作
是不是更累呀
收入怎么样
有没有后悔
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
是的,我是一名主动的体制逃离者,原来我是一名部队军官,当认识到自己在部队有天花板不能越过,认识到人生只是短短几十年。我放弃一切要求逃离体制,做一名主动跳出热锅的青蛙
目前工作是在国企任电力项目总工
工作辛苦,因为考虑问题多且需要全面衡量利弊
收入比在体制内高
不后悔,这是扪心自问的回答,作为一名男人,事情决定做了就做了,没有什么后悔
我为什么不开心
因为问这些问题的亲戚朋友很多不是出自于关心,他们出自于自己的好奇或者希望你的结果和他们预期不好的结果一样。
比如:当听到国企任电力项目总工,有些接下去就是“哦,企业呀”
我心里想:企业怎么了,况且企业也只是我过渡的地方,呸
比如:工作更累,好多就接下去说“哎,我当时就说部队里多好呀,你看看你又一定要出来”
我心里想:我工作是更累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锻炼了思维能力、组织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处理问题能力。
比如:收入比体制高,接下去说“这个收入不是稳定的,企业好就好,企业不好的时候怎么办”
我心里想:这个收入不稳定,我本来就不是图稳定出来的,况且我马上要自己创业,是不是更不稳定呀
比如:不后悔,接下去就说“你现在还没到到我这个年龄,到我们这个年龄,你就一定会后悔了”
我心里想:我跳出体制综合各方面因素,你们怎么能了解。然道我就应该活成像你们想象中该后悔的样子,我呸,不死的
所以我过年过得很不开心,因为一群并不是真正关心你的人,打着关心你的名义,希望看到你的笑话
小G的年关
朋友小G,在上海工作,今年37,是一名男生,老男生,还没有结婚,因为没有遇到真正动心的对方,作为他来说,在外企当行政高管,工作前景好,生活悠闲,爱好广泛,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年后跟他通话时,他一通祝福语之后接着就是一通抱怨:
我不结婚怎么了,怎么了
我是碍着谁了,伤着谁了,MD
家人就算了,其他莫名其妙的亲戚、朋友,都在问什么我为什么不结婚
我就不结婚,我一辈子就是不想结,怎么了,怎么了
我就是讨厌这些人,把我的生活当成他们管辖的范围,把我的生活当成他们的谈资,似乎在别的方面不行就在我的婚姻上找平衡感,我讨厌这样
我非常理解小G的感受,一个人当生活不在是他个人控制时,他就是一头困兽,要发泄,要脱困
见到的年关
我回想我身边各种过年场景,以下是我所听到的不同过年问题
小学在读:今年考几分呀?班上排几名呀
中学在读:考几分呀?准备上哪所高中
高中在读:今年孩子考得怎么样,准备上哪所大学
大学在读:读什么专业
哎呀兽医呀,帮叔叔看看这些猪怎么样,有什么建议没有
机械与自动化,正好,我家里拖来机坏了,帮我看看
英语呀:那你是不是可以对着电视台直接翻译呀
开始工作:有没有对象了,做什么工作呀,挣多少钱
工作5年:怎么还没有结婚呀,什么时候结婚,在**买房了吗,买车了吗
结婚2年:什么时候准备生孩子呀,怀的是男的还是女的
结婚10年:孩子成绩怎么样,在班上排几名呀
.........
无限循环
过年很难受
过年难受什么
真正关心我境况的亲戚朋友的关心我不会难受
真正难受在于一群并不是很关心你的亲戚朋友,抱着关心的名义,渴望看到你的笑话,这种场景下本人虚与委蛇很难受
朋友小G难受在于,他的私人生活变成周边亲戚朋友的谈资,变成在其他方面都不如意的亲戚朋友的“心理平衡点”
对于真正关心我们的亲戚朋友,虽然我们不会讨厌他们,我们也不是很希望他们一直关心我们的私人生活
但对于出发点本来就不是很纯正的亲戚朋友,我们真心不希望这些人在过年时节问着各式各样的私人问题
为什么难受
其实真正把这些问题解剖,这就是个人没有把握好各自的边界,包括身体与心理
身体边界主要指个人空间和接触上考量,比较好分辨
比如当一个陌生人说话时太靠近你了,你对此自然反应是往后退,重塑个人空间。如果这个人再次靠近你,你可能会告诉他,不要这么走近自己,用言语表示你的身体边界
心理边界主要指在信仰、观念和想法等方面独立于他人
如果你崇拜某个明星,当听到有对这个明星非议时,当你自己的私人问题被拿来当谈资,你都会不舒服,这就是心理边界被侵犯
在我们中文世界里,不常提到“边界”的概念,这与中国的社会文化有关。《乡土中国》中把西方社会格局比作一捆一捆的柴,个体在众神面前人人平等,通过社群、协会、团体的集合,形成边界清晰的结构,而传统中国社会的格局被比作石头在水面的波纹,每个人都是多圈水纹的中心,水纹距离石子的远近代表关系的亲疏,中国社会,人际间亲疏比边界重要。多数时候,我们觉得关系够近,就可以跨越边界。
但是,作为我们,受过高等教育,能独立接受文化熏陶的独立个体,不需要边界吗
边界特征
在了解我们怎么不难受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健康的个人边界
健康的心理边界是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并且不对他人情绪和行为负责
该边界有这些特征:
清晰、明了
合适的,非控制性的
牢固而又可根据实际调整
保护性,不故意伤害别人
接受性,不是攻击别人
为自我建立,而非为他人
不健康心理边界特征:
为讨好别人,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和权力
想拯救你亲近的人,为他们解决人生问题
活在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
拒绝别人时,心情不好或感到愧疚
为得到别人的关爱故意自我崩溃
在被槽糕对待时,忍气吞声,委屈求全
..........
为什么建立个人心理边界难
虽然个人边界对生活如此重要,但是建立一个健康的个人心理边界这么难呢。首先当然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但在这个原因之外,我们要明晰这背后有这些心理现象
将亲近的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得比自己更重要
对自己不够了解,难以建立
不认为这个心理边界是可以建立的
担心心理边界会影响交往
没认识到心理边界的建立需要坚持原则
就是因为没有边界,我们才把一个年过成了一个关,那么如何建立合适的心理边界呢
建立心理边界的步骤
明确自己有建立心理边界的权利
建立个人边界是建立自我认同,是明确自我权力,对自我保护的权利,我们有权利保障我们的隐私,只有我们明确自己心理边界的权利,别人才能尊重我们的隐私。有趣的一个现象,个人边界缺失的人更倾向侵犯别人的权利。所以,拥有明确个人边界可以引导你对他人的尊重
分辨哪些是你心理边界范围
回想我们遇到的场景,哪些是属于我们个人边界范围以内被别人侵犯的,列出清单,分类行为,制定应对原则。即在类似场景中,如何用平和语言或平和的行动表明边界
牢记冒犯自己的边界时,别人的感受和需求并没比自己重要
很多人觉得,别的需求和感受,特别是自己家人的,比自己更重要,我们不能成为一名“自私”的人。在这方面一定学会国外生活准则,学会把自己放在首位,足够的自尊和自爱才能让关系更美好,而不是一味迁就他人
一定记得学会拒绝
当个人边界被冒犯时,情绪不高兴是本能的反应。生气是一种行动的讯号,当我们感到生气时,要记住,如果因担心冒犯他人而不去表达不悦,人际关系反而会受损。表明自己的边界,用恰当言语拒绝,更有利于人际交往
以后怎么办
如果这个时候我遇到我的“亲戚朋友”问我关于工作、生活、薪酬等问题时,我想对于我不愿意回答问题,我一定会采用明确的语言,比如说“对不起,这个是我的隐私”,“对不起,我觉得这个更过年没有关系吧”,“对不起,今天我只是来看您的,主题不是我的私事吧”等等方式表达我的心理边界。
这篇是我对自己2018年春节期间情绪反思,希望我的反思能够给你们带来启发,让我们共同建立自身的心理边界,自省、自尊、自爱。
如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的简书公众号:blockchai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