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这篇论文,是想做个试验。传统上,文学评论是用来评判书的。要评价一个人阅读品味,就得看他读什么书。据此推断,说一个人阅读品味糟糕,就是说他读的书很烂。我很想知道,如果把文学评论的对象和步骤都反过来,结果会怎样。比方说,我们不以书本身的质量为基准,而是以读者类型或读书方式为基准,以此来衡量书的异同、好坏。按这种标准,好书就是以某种方式阅读的书;烂书则是以另一种方式阅读的书。我倒想试试看,用这种方式来定义书的好坏到底可不可行。
按这种标准,好书就是以某种方式阅读的书;烂书则是以另一种方式阅读的书。
我之所以认为此举值得尝试,是因为对我而言,文学评论的惯常步骤似乎总在传递一种错误暗示。如果我们说甲喜欢读妇女杂志(或对其很有品味),乙喜欢读但丁(或对其作品有品味),这给人的感觉似乎是甲对妇女杂志的喜爱和乙对但丁的喜爱是同一码事。即便甲、乙喜爱的对象风马牛不相及,但他们对所喜爱之物表达的感情是一样的。可据我观察,这种说法,至少在多数情况下是失实的。
早在学龄时期,就有少数人开始接触好的文学作品。而多数其他同学那时在学校读青春杂志(《美少女》、《故事会》),在家读时下流行小说(《诛仙》等)。可是,那些多数人对这些图书的“喜爱”跟我们对文学书籍的“喜爱”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差异现今依然存在,一眼就能看出来。
多数人从不重读书籍。一个文学盲(unliterary man)的确凿标志就是他把“我已经读过了”作为阅读的终极定论。
第一,多数人从不重读书籍。一个文学盲(unliterary man)的确凿标志就是他把“我已经读过了”作为阅读的终极定论。我们都认识这样的人,他们读过的书几乎忘得精光,在图书馆里重新翻到这本书还得读上大半个小时才能想起原来自己之前读过了。可一旦他们确信自己读过那本书,就会立马把它搁下。这本书对他们来说已经死了,就像烧尽的火柴,用过的火车票,或是昨天的报纸这些他们用完即弃的东西一般。而那些阅读伟大作品的人,则会反复阅读同一本书,在有生之年读上个10、20甚至30遍。
第二,多数人,虽然读了不少书,但却并不认为阅读是一件严肃的事儿,他们通常在无其他事可干时才想到看书。一有其他好玩的事出现,他们就会立马欢快地放下手中的书。对他们来说,读书是用来打发坐车、生病、孤独无比的时光,或是用来催眠的。有时他们也把读书跟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相结合,比如听广播时。但少数人(那些真正热爱文学的人)却总是寻觅大块安静空闲可以全身心沉浸式阅读的时间。如果他们一连几天找不到这样可以全神贯注不受打扰的机会,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他们的认知因阅读而改变,阅读使他们变成一个全新的人。
第三,对于这类少数人而言,初次阅读某些文学作品是件神圣的事,阅读给他们带来的震撼之大只有爱、宗教、或丧亲能相提并论。他们的认知因阅读而改变,阅读使他们变成一个全新的人。但这种情况发生在其他类型读者身上的概率微乎其微,读完一个故事或一本小说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改变。
最后,鉴于他们阅读方式的不同,很自然的结果就是,只有少数人会经常回忆起书中的情景,而多数人则不会。少数人在独处时,会随口说出他们最爱的桥段和诗节。书中的场景和人物给了他们一幅画像,让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经历来解读。他们会经常长篇大论地相互侃书,而多数人对他们读过的书则几乎只字不提。
如果他们用“喜欢”这个词来形容对书的情感的话,我们就只好另觅他词了。
很明显,多数人要是想批评我们(假设他们的批评言辞温和,逻辑严密),他们也不会批评我们爱错了书,而是反倒会纳闷——我们何苦把书看得如此非同小可。我们生活中缺一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他们看来却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如果把多数人对某本书的喜爱跟少数人对另一本书的喜爱等同看待,那就会错失阅读的庐山真面目。如果他们用“喜欢”这个词来形容对书的情感的话,我们就只好另觅他词了。或者说,如果我们“喜欢”某本书,那多数人就没法“喜欢”任何书了。如果我们说少数人有“好品味”,那么我们就不能说多数人有“烂品味”,而是说“烂品味”这东西压根不存在。因为少数人对阅读的看法是完全有别于多数人的,如果把“品味”这词一视同仁地用在这两类人身上,那么“品味”这词就会失去原有的意思。
虽说我主要谈的是文学,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态度的差异也适用于自然之美及其他艺术形式。很多人对流行歌曲的喜爱局限在哼哼小调和将其用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上,流行一过,他们就不喜爱了。可那些热爱巴赫的人却不是如此。有的人买海报是因为墙上要是不贴点什么就显得“光秃秃的”;而贴完海报一个星期,他们基本上就对其视而不见了。但有人却能从一幅悬挂多年的画作中不断汲取灵感。而对自然风光而言,多数人对美景的喜爱程度不亚于其他人,这点他们毫无异议。但如果我们像诗人沃茨沃斯(Wordsworth)一样跟他们聊自然风光,把风景当成度假选址的重要指标(而且其重要性还不亚于酒店星级,是否有高尔夫球场,天气是否晴朗这些指标),那么他们就会觉得这简直是扯淡。
作者:C.S.Lewis
译者:yihan @ 杰罗姆之友翻译小组
本文收录于1961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S.路易斯文集《文学评论试验》(An Experiment on Criticism)
关于作者
C.S.鲁益师 (1898-1963),是20世纪英国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作家。他26岁即登牛津大学教席,被当代人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1954年他被剑桥大学聘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文学教授,这个头衔保持到他退休。
他在一生中,完成了三类很不相同的事业。他被称为“三个C.S.鲁益师”:一是杰出的牛津剑桥大学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代表作包括《牛津英国文学史·16世纪卷》。二是深受欢迎的科学幻想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包括“《太空》三部曲”和“《纳尼亚传奇》七部曲”。三是通俗基督教神学家和演说家,代表作包括《天路回归》《地狱来信》《返璞归真》《四种爱》等等。他一生著书逾30部,有学术著作。小说、诗集、童话,他在全世界拥有庞大的支持者,时至今日,他的作品每年还在继续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