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天道,天下万物的深藏的原理,是优秀者的珍宝,是不优秀人的保障。美好的言语可以换取别人的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团结别人。人如果不够优秀,他还有什么可以丢掉的呢?所以一个国家要公推一个人做天子,再设置三公的职位来辅助他,即是有了珍贵的拱璧和驷马来引导,不如让天道来引导他们更好。古代的管理者很珍视天道是什么原因呢?不是说:追求得到天道,就算原来犯的罪可以免除吗?所以天道成为天地万物最珍贵的宝贝。

这一章老子阐述天道对于天下万物,特别是天子,三公的重要性。

天道法则,是一切天地万物个体的变化发展的背景,老子称之为奥,即是表象后面的,决定表象之所以这样的原则。它大而深藏,个体难以窥见。优秀者之所以优秀,无非是欲望和行动符合天道法则,而不优秀者其实也在天道法则的保护当中,他们虽然违背了天道法则,但是天道法则不会因此而放弃包容他们,给他们发展的机会,直到他们自取灭亡。符合天道法则的语言叫做美言,因为符合天道,所以能够验证,所以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敬仰。符合天道法则的行为叫做美行,美行可以实现,得出正果,所以会吸引很多人来模仿,学习,归附。一个人如果他的行为偏离了天道,即不善,哪里还用天道来放弃他呢?他自己把自己给抛弃了啊?“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正因为对天道法则的体察和遵行有这么大的差距,所以周朝设立了天子的职位,用来作为天下人的楷模,又设置了三公的职位,用来辅助校正天子的言行,使之符合天道法则。用拱璧和驷马在前面引导,以象征天地的圆方,但是老子认为,还不如把天道的法则来最为先导更好。“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然后老子回顾了古代的那些管理者,他们把天道法则放在最尊贵的位置,是为什么呢?先人有一句话留下来,是这样说的:追求,探究,最终获得了对天道法则的领悟,虽然在没有领悟天道前犯了罪,但是在领悟了天道法则之后,就可以纠正这种罪行,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这话是有一种知错能改的警示鞭策在里面。所以老子反问道,不是有一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吗?“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正因为天道法则深藏不露,你只要追求探究,就能掌握它,掌握它之后可以纠正你以前所犯的过错,所以天道法则才显得那么可贵,才能成为天地万物生存发展的珍宝。“故为天下贵。”

这一章我们就解读到这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花在手中阅读 1,180评论 0 1
  • 2018年早就过去了,回想起来做了几件事。 一个是和老同学11月的聚会,两个酒吧,一个博物馆。还去看了看当年工作时...
    jinlei_1523阅读 174评论 0 0
  • 儿子虽然小,确很有领导范儿,平时家里都由着他调兵遣将。 比如我很困的时候,他会一个劲地推我,让我不要睡觉。以前他有...
    Sinead阅读 370评论 0 0
  • 1、 在智利时,“快点回来,盖房子,一块发财”,木木给我和骆驼发来微信,听起来像是挖到了一个金矿。 那会我刚看了《...
    游民王阿牛阅读 544评论 5 10
  • 晚莺啼翠柳,残荧卧肥桑。 小满思故园,田埂麦穗行。 急雨送寒风,孤舟宿闲塘。 桃树三两棵,洞在何处方?
    爱诗的鱼儿阅读 389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