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刘老师多次谈到要对当事人心存敬畏,那么何为敬畏之心呢?我想我们说当事人是自己的专家,我们说我们并不比当事人知道,我们说我们要保持未知好奇之心,我们说我们要退后一步引领,应该就是敬畏之心的体现吧!
敬畏,敬,意为尊敬,畏,意为畏惧,敬畏即既尊敬又畏惧。那么我们对于当事人的尊敬为何?畏惧又为何?
《光明日报》有一篇文章《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作者江畅)谈到敬畏所包含的基本要求:尊重万事万物存在的地位和权力;尊重和遵循万事万物存在的共有和各自的规律;尊重和爱护生命。可以简化一下,就是:尊重其存在,尊重其规律,爱护其生命。那么结合焦点的理念,我想到,所谓心存敬畏之心,就是要尊重每个人存在的地位和权力,他是他自己,他有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权力,我们不能因为他人跟自己不同方式的活法就存轻视嫌恶之心,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我们说“世界多元,各有其理“,每个人成为当下的自己都有各自的理由和道理,并且每个人成为当下的自己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即使在他人眼里他甚至有些不可理喻,但是在他的世界了他也已经尽了全力,你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所谓”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们要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不知道;尊重生命本身,尽力避免伤害。毕淑敏曾经说到“我经验过向一切生命意识表达同等敬畏的不可遏止的冲动,如同尊敬自身的一样。通过这种经验形成了我的伦理观。一个人遵从这种冲动,去帮助所有他能够帮助的生命,并且畏惧伤害任何活着的生灵,这个人才是符合伦理的。”我从她的这段话中看到了“畏惧伤害任何活着的生灵”这一句,因此,我更一步理解了焦点解决不提建议,不面质的观点,当事人带着自己的困惑来到我们这里来,很多困境是因为感受到了伤害,我们既然抱有助人之心,就不能伙同其他加剧他的伤害,我们跟当事人一伙儿,也是对生命的敬畏。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今天是2020年7月17日,今天我又想来谈一下敬畏!我今天想到的是,敬畏并没有那么高深,所谓敬畏,就是我们心里眼里有别人。敬畏,其实就是心里有每一个人,包括高不可攀的领袖,匍匐在地的乞丐,包括自己的亲人,包括毫无交集的陌生人。
咨询师对当事人的敬畏呢?咨询室里,你的感受是最有价值的,我的感受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