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
文/未央
杨安和杨桥是一对孪生姐妹,由于父母离异,二人不同的工作需要,杨安自小随父在国内上公立学校,而杨桥则是随母赴美,在私立学院长大。本来,二者的人生道路会具有很大的差别,可打巧的是,杨安和杨桥在毕业后,都在各自所生活的国家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学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开一所书店。
杨桥在美国华盛顿建立了一所私人藏书馆,藏书馆的书样样都是精品。而进馆须知中第一条明令地规定:馆内禁止喧哗,除各党派领导人以外,每人每次入馆需付费10美元。终生会员进馆可不必付费,价格500美元/人。另外,不管进馆的读者还是藏书馆的保安,都守着一条不成明文的规则,凡衣衫褴褛者(包括流浪者与拾荒者在内)禁止入馆。这意味着,就算有拾荒的人侥幸进入了藏书馆,被其他前来读书的“绅士”和“淑女”们看见,这个人也会因为害怕众人嗤之以鼻的神情和大街小巷邻居们的悠悠之口而落荒而逃。
但是很不幸的是,洛和就是他们口中那个被嫌弃的人。
洛和出生于一个华裔之家,父亲原来是美国一个事业有成的华商,世事难料,在他20岁那年,父亲因为车祸去世,而这一年,他才刚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读二年级。家里顶梁柱的坍塌,高昂的学费,使得这个少年难以继续完成剩下的学业。而他辍学后,他偶然间看见这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想进去大饱眼福,却在藏书馆二楼大厅,撞上了端着一杯咖啡正要往前走的杨桥,他失去了在美国最后一个系统学习的机会。无奈之下,他与母亲回到了台北故土,经人引荐,谋了一份文员的差务。
没有父亲的日子,艰难异常。修缮台北老宅就把家中多年的积蓄耗费了一大半,公司文员的工资也并不高,只是将将够母子俩的日常支出。而洛和在这样的日子里却异常怀念从前学习的时光,与台北的同事聊天,也常不经意间就谈到这个遗憾。
闲暇的周末,洛和喜欢去台北各个大街小巷走走,他说看着世界的灯红酒绿,会思考很多东西,而这些思考的东西就不至于让生活太单调。这一走,就遇见了杨安的深夜书宅。
依旧是主人用心装潢的美好模样,依旧是精致的小叶子楠做的牌匾,洛和站在店门槛外,望着那个正在看书、与杨桥模样相似的女人,内心踟蹰。忽然,女人听到旁边村庄的鸡鸣声,在静谧的橙黄色灯光中缓缓抬头,转眸瞧见洛和,温柔一笑,说,“既然来了,怎么不进来?”
女人领他进屋坐下,端上一碗溢着热气的粳米粥,迎上洛和诧异的目光,“这里不论身份,只要你热爱阅读,我们都欢迎,无论是你是求心安还是求体安,这里都可以是你的栖息站。你看看歇脚在这里的人,哪一个不是心平气和的?”
洛和诧异道,“难道你就不担心亏本吗?”
“我做着问心无愧的事情,我们书宅也有着全台北健全的保安体系。在这里,坏人跑不了,有赤忱的人亦不会被亏待。”
“那你不嫌他们脏吗?他们可能会弄脏你的书。”
“知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很多时候,生活会迫使一个人暂时屈服成狼狈模样。他们也是生活所迫,如果他们完全屈服于生活,就不会来这里。”
“我在美国华盛顿曾见过一个和你相貌相近的女人。”
“是不是和我一样有一所藏书馆,但价格高昂?”女人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姐姐与我母亲一样是坚定的资本主义者,而我自小跟了台北人随和的性子,我们想要的目的不一样,做事情的方法自然也不同。”
“其实,比起钱财亏损,我更加担心的,是祖国优秀文化的流失匿迹。多一个人读,这些经典就多一份传承的希望。”
“这些优秀文化,才是我最引以为傲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