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就应当严肃认真、恭恭敬敬的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讲求信用,而不欺愚百姓;节省开支,不奢侈浪费;正确的使用官吏,役使老百姓应该在农闲时间。
孔子这句话,讲的是一个诸侯国该如何治理。我们虽然不是一国之君,但依旧可以从这句话中悟道做人、做事的根本,尤其是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工作。
这句话中,提到治国的几大要素:
第一,敬事。
面对每一件事,首先要有敬畏之心。
作为一国之君,日理万机,难免不能面面俱到,但第一重要的,是对每一件事都要心存敬念。
一念不敬,一念之差,就可能有举国之忧,一时不敬,就可能致百年之患。我们看到很多决策的制定的确过于轻率,最后带来制定者自己完全无法想象、无法控制的可怕后果。
比如这次的波及全国的疫情,就是典型的例子,就是因为对事情的后果预估不够,谎报、瞒报、推诿、懒政……以至现在不可收拾的结果,这后果远远不是个人能承担得了的,太多无辜的人都受到了牵连,国家也为此付出的沉痛的代价。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敬”心,太自信,太傲慢。
要修这一个“敬”字,对我们每个人都有重大的意义。处理任何一件事,先问自己有没有“敬”。心存敬念,再开始思考、处理问题,才能周全。
第二,信。
首先自己要做到心口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取信于人。首先是自己要诚实不二,一言一行都要内外相符,表里一致,足以取信于人。
我们都听过商鞅土木立信的故事,就是一种“信”的建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件事,百姓才真正叹服,认为国家守信,商鞅可信,他们才愿意配合实施改革,所以最后商鞅的变法才得以顺利实施,最终秦国建立了天下霸业。
第三,节用。
不要太铺张、奢靡,不要透支钱。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为,量入而出,不能寅吃卯粮,避免财政出现赤字。
第四,爱人。
在国君的角度,“爱人”就是父母心,即有没有拿自己的臣民当自家人,有没有真正替他们着想。这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为官的理念。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想一下自己对工作有没有这份仁心、父母心。
比如身为老师,要想一下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是真的想让自己的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做人?还是想在领导面前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
身为医生,是否能对患者和颜悦色有耐心?是否能够设身处地体会患者的焦虑?会不会为了业绩和提成给患者开不必要的检查,不必需的药?
所以,不管做任何行业,我们都要问问自己有没有父母心。我们要做的就是爱岗敬业,尊敬自己的工作,起码要对得起自己的那份工资。
第五,使民以时。
农忙时期不要征兵打仗,不要征集徭役。不要透支钱,也不要透支人,更不要透支人心。更不能寒了人心。
若璠su,二宝妈,坚持100天跑步,坚持100天连续写作。今天是连续写作的第35天,累计输出27138字。
自律让一切更自由,我愿和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