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去县城逛街,看到了一个同学但是没有和他打招呼,只是事后在微信给他发了消息说:"今天好像看到你了。"
其实,我百分之百确认是他。
"是的,我今天下午回来的,然后和妈妈逛街呢!"他回复道,"那你今天在城里干嘛?"
"我啊?就逛逛,然后给我爸买了衣服。"我如实回答。
"感觉你挺孝顺的,总是先想着你家人。"他竟然这样评论我。
这个"总"字让我想到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同学聚会,吃完中饭我就先走了。他给我发消息让我回家注意安全。
我当时回他的是:打算先给我妹妹买衣服呢。
他说要我也给自己买。
哈!这么说来,好像有点我总先想着家人都感觉了。
其实,我是想着家这边的衣服挺贵,款式又差不多,我好像也不差衣服穿。
平时,爸妈是那种舍不得的人,妹妹又没有经济能力,所以就想着给家人买啊,自己倒无所谓(我是那种超级无敌自信的那种,衣服什么都是陪衬,哈哈)。
02
晚上大伯父,大伯母回家了,二伯父家请吃饭,我们三家人吃完饭闲聊。
因为我这尴尬的年纪(22,大学毕业),话题就聊到我的终身大事上。
他们说完后,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我只想经济独立,靠自己会比较好。只有自己优秀才会遇到优秀的人。我就想着多赚点钱,在家里建个房子,虽然自己可能一年难得回来一次,但也是在村里给爸妈个面子…"
话说完以后,大人都笑着点头,我突然发现,自己居然这么懂事这么孝顺了!
03
是的,我真的发现自己在照顾家庭方面很"在行"。
家里的电费没有了,我妈给我打电话要我交;
爸妈手机没话费了,我给他们充;
家里日用品之类的没有了,我妈说网上便宜,我就在网上买了给他们寄;
偶尔回来一次出去逛街,我妈看上了但是舍不得买的衣服,我直接给买了;
家里洗衣机坏了,我给买;
爸妈说要建新房子,我说19年存钱多少万剩下的他们借点以后我来还;
……
但是平时我很少买衣服,如果买也是看着很便宜,或者打折的时候,但是好像都没有超过三百的。两百多的衣服我也会考虑很久。
逛街的时候,我也总是想着先给家人买。
04
这样的孝顺,好嘛?
其实,不见得好!
我的这些"孝顺"的行为,很大程度是因为足记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有关。
在我的记忆中,大人说得最多的就是"你们两姐妹长大了要懂事,要孝顺爸妈,他们很不容易…"。
当我做得稍微有点不如爸妈的意,不听他们的话,他们就会抱怨:"生你养你有什么用?现在就这样,以后估计是靠你不住,老了你也不会养我们。"
这样的次数多了,我就麻木了,但是心还是会隐隐作痛,因为我没有要"抛弃"他们的想法呀!
所以,长大了,自己有一定经济能力后,我会报喜不报忧,在他们面前尽量显得强大,不让他们去受委屈,给他们买需要的东西,博他们一笑。
父母亲戚看到我给他们买东西之类的,都认为我"有用",对父母很好,很孝顺。
这样久而久之,我就发现有钱才是孝顺的最终源头。我不停地给他们买东西,负责家里日常开销。父母觉得有面子,得到他们想要的,我也懒得去付出其它的感情。
所以,我自己活得很"便宜",但是让他们"显贵",慢慢地竟把这当成一种习惯。
05
都这样了,在家人的眼里,我竟是那种花钱大手大脚的人!
记得有次发工资了,我妈说我肯定去逛街买了贵的衣服。我说没有,她还不信,劝我要少买。
我和我妹妹说买了件衣服还挺喜欢的,猜多少钱。她一开口就问:"一千多少?"平时我给自己买衣服是超过200块的都会想好久啊!她有时还劝我要省钱,不要乱花!
其实,用钱方面,我真的除了在他们身上大方外,其余的都是花在"刀刃"上——买必需品,报班学习,买书,偶尔娱乐。
仔细想想,我这种做法其实是"病态"的。"勇于不断自我牺牲的精神"久了,会被当做理所当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学会改变,不要这样"孝顺",要把一些重心放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