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语没有什么用吧,连北外学子都这样了
今年6月1日我作为第九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共建项目课题主持人,受课题导师的邀请到北京参加了我们DEAP语料库大会。会议安排得很密集,一天内5位专家和前面两期DEAP的5位已完成的课题主持人分别做了分享发言。感觉在现场和听直播是两种感觉,一种是身临其境,另一种是冷眼旁观,得到的信息也就天壤之别了。
会议结束是下午6点多,因为会议是在北外召开的,所以拖着箱子走在北外的校园里,突然感觉应该给手机充充电,随即进了阿语系的小礼堂,里面正在进行一场题为“回答1941”的设计大赛现场辩论环节。这个主题的缘起是因为北外的前身是建立于1941年的延安俄译大队。整场的辩手都精心准备了PPT,还有个别的由心机的还准备了设计成品当作小礼物送给现场评委以博得好感,争取高分。按理说北外的学生都是应该参加类似于英语口语大赛,或者别的什么语种的比赛。可是看着这些风华正茂的女孩子们在自己最好的大学时光在干着与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关的事情,突然为他们感到一阵阵的心酸。
这所学校曾经是我中学时光的梦想圣地,最终错过了,心理还是有一丝丝的遗憾的。可是看着今夕没落下来的学校和本应该傲娇确又在惶恐中的的天之骄子们,突然为他们惋惜难过起来。或许这些孩子也感到了学习英语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成为一个锦上添花的技能,就算没有也不会带来灭顶之灾,因为人工智能最开始涉足的研发有一项就是翻译,这项研究使得操不同语言的人借助翻译软件可以达到90%左右正确的基本交流。相信随着机器翻译领域的研究进展,深度交流信息的正确率也在不断提升。
帮你跑赢80%的人
至于是锦上添花的技能,有就胜于无,好就胜于不怎么好,优秀的话,你就把80%的人远远抛在了后面。我这里的80%的数据是套用20/80法则里的说法,不是一个确切数字。
80/20法则,由十九世纪末期与二十世纪初期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所提出的。它的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帕雷托曾提出,在意大利80%的财富为20%的人所拥有,并且这种经济趋势存在普遍性。
经过多年的演化,已变成当今管理学界所熟知的“80/20原理”,即百分之八十的价值是来自百分之二十的因子,其余的百分之二十的价值则来自百分之八十的因子;管理学家认为在企业中,通常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项目或重要客户;经济学家认为,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心理学家认为,20%的人身上集中了80%的智慧等。
说白了就是你们单位20%的人捞走了80%的采购好处费;你只用20%的时间挣到了80%的收入;你一天中只有20%的时间是思考巅峰期,80%的时间状态不佳;你的朋友中只有20%可以交心,80%都说不了几句话……
说好了一起跑
话说回来,如果你碰巧想要这种英语技能,我希望我可以为你锦上添花。说好了一起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