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修罗王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有些书光是读第二遍就发现第一遍根本没有理解,逐字逐句读下去才又灵光乍现。可能第一遍真的只是去看情节去比速度了,理解都谈不上(捂脸)。最近脑袋不好使,各个方面都在偷懒,就随便翻翻之前读过的书,恰巧翻到了“修罗王”那一章,重温了虎羊之说。《英雄志》是小说,不过这章又使我重新审视对善和佛法的看法。想起某次地铁让座,被某人说是伪善,我还不服,善倒是发自内心,过程折腾一些而已,并不虚假。但是有时候你认为是善,但是只是短善或者是假善,这种就很难区别了(所谓慈不带兵,我最近对组员的一次不恰当的仁慈迫使我进行本次反思)
地点:少林寺后门(这个是编的,哈哈哈,不考究了)
事件:羊群沐浴阳光,缓缓而来,场面温馨,却被饥饿的猛虎打破。猛虎扑住一只小羊,便要下口咬去。 在这种大背景下众僧如何反应的呢?
灵真:看见弱小被欺,立生恻隐之心,怒吼“畜生”直接就要杀虎救羊
却被天绝僧制止 天绝:“众生万物,依天行事,如同风吹草偃,虎吃羊,羊吃草,物性本来如此,何罪之有?”
灵真:杀一只老虎可救下山上一群羊,以一抵百,不算坏 天绝:“错了····错了····,虎吃羊多,还是人吃羊多?” 灵真听后竟真有意去扫荡京城里的羊肉馆子了·····
此时,两只幼虎从草丛中出来,灵真也愣住了,不知该如何是好了,想要打杀猛虎的念头被幼虎搞蒙了。
灵音合十道:“天生万物,无脱轮回苦。我辈求佛之人秉大慈悲,一朝见万物相残,当舍一己无用之身,以求苍生普度” 遂想投身喂虎。
天绝叹道:“痴人啊痴人啊,涅槃经有言,‘人身难得,如尤昙花。’这虎不曾食人,你今日妄自舍身,让它无端吃了人肉,可知这虎得了滋味,日后有多少乡民要死于虎吻?” 一心存念赴死的痴灵音只顾着付出自己,却从未想过这身外事····
方丈灵智面对这活羊不能全虎,活虎不能全羊,两者将有一亡的困局也是满面悲戚却只能念道:“万物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俱乃前生轮回所定····不是我让老虎吃羊,是老虎自己去吃的。轮回道法之前,众生自有业报,我等无法干涉。”
天绝冷冷道:“好一个方丈,原来你读佛法、练武功便是来逃避世间悲苦?虎吃羊,算是羊儿业报,那何不让灵真下手杀死猛虎,不也算猛虎业报?再看土匪奸杀妇女,官府残虐忠臣,一样是死者的业报,你又何必干涉什么?这个智字便是你的业障!”
此时,杨肃观出场,且看他如何做得?温柔地抚摸小羊,使其无惧安详,再扭断羊的脖子,之后将其喂虎。
天绝问曰:“告诉师父,你为何杀羊?” 杨肃观缓缓上前,跪地道:“欲救众生苦,须持修罗法。修罗王临,众生无惧死,无惧死则无心苦,无心苦则无悲无泪,如此天下安乐矣。”
天绝:“何谓修罗法?” 杨素观凛然道:“修罗王临,生不能使之喜,死不能使之惧。生者不恋生,生非生。死者不惧死,死非死。唯此,万物停争息斗,轮回终有休止一日。”
天绝一声叹息,又问道:“你,便是修罗王?” 杨肃观跪地合十,答曰:“愿天地罪孽,尽归吾身。”
看到虎吃羊,便对弱小生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可是羊吃草,虎吃羊本就是自然规则,杀虎救羊,对羊是善因为羊是弱势一方,可谁又想过对一方的善却是对另一方的恶。可能对于猛虎来说,这种恶不易被人察觉。但是当你发现猛虎捕食是为幼虎之时,这种恶的感觉就会被强化。那对羊的善还是真的善么?不杀羊便要饿死幼虎,善也不能两全。
两难境地,有些善人则舍生取义,牺牲小我,去解决这一困境,可是投身喂虎,可解一时之两难,满足了你自己对善的要求,可之后呢?虎从前不吃人,可是尝了肉味,一发不可收拾,周围百姓丧身户口时,一时的善造就了后续的恶,这还是善么?
灵智的逃避可能更为常见,嘴上说着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一切皆是业报,念起阿弥陀佛,就可以无视惨剧的发生。反正都是他的业报,是注定要发生的。却无视轮回中的痛苦,所谓修佛慈悲之心又在何处?
所以如何看待善恶呢?对一方的善可能是对另一方的恶,那善还是善么?满足自己想要善良的善,可能造就更大的恶,那善还是善么?佛法又真的能让众生免受这轮回之苦么?无非就是改变众生对苦的看法,生非生,死非死,不乐生不惧死,无苦无乐,就可以了。
我只是提问者,众生皆苦,答案在自己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