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讲吃,那是我的最爱。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上辈子可能是鸟变的,要不然为啥这么爱吃呢?
我不光爱吃小吃,还爱吃零食。没办法,可能有瘾,如同男人犯烟瘾一样。
春节去德国探亲为买瓜子,还闹出笑话了。记得同女儿一起去超市买菜,刚进超市,大厅里放着几大桶们散装瓜子。
我高兴地叫起来"哇,有瓜子"。女儿瞄了我一眼,笑着对我讲"那是鸟吃的"。那一句话,把我想到瓜子的香味的欲望浇得透凉。
德国超市同国内超市没啥两样,只是土豆和红萝卜之类,喜欢用网兜装着,一般是2公斤装,当然也有零散地卖,价格稍贵一点。青菜贵,鸡肉同青菜价格差不多。没办法呀,人民币与欧元1比8。再说,人家劳动力值钱!
我们很快买了些土豆,牛肉,红萝子等,准备排队买单了。发现忘了辡椒和小葱。女儿正在排队就叫我去拿,我转身回头寻到青菜档,拿了一小盒红辣椒和一小把葱,边走边看。
看到一袋印有葵花瓜子的袋包装瓜子,眼晴都移不开了,抓了一袋。开心地把袋子老远就晃给女儿看,看到女儿笑得不行。走近,女儿告诉我送回去,这也是鸟吃的。唉,我恨不得变鸟算了。
女儿非常孝顺,看到我太馋瓜子,第二天就带我去亚洲超市买。到了亚超,正好碰到亚超老板,他热情同我们握手。听他们叽里呱啦讲了半天,我一句话也没听懂。
老板叫来职员,职员拿来两袋瓜子,一袋刚打开。这两袋是准备上超市柜台,送来给他们试吃的,瓜子亚超暂没有上柜。
老板挺给女儿"周主席"面子,我们要给钱,老板坚决不收钱。两袋全送给我了。终于把瓜子馋到手了,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瓜子的花絮讲完了,我们正式讲讲在德国吃些啥。
吃惯了大米饭,我平时对面包、蛋糕不感兴趣,但身在异国他乡,不吃不行。
早上吃啥呢?有一天我们去了一家百年老店吃早点,人比较多,有点小小运气,等到了靠窗口的桌子。
百年老店不光东西有特色,对大学生还有优惠。主要是地理位置好,坐在窗前,可以看到半个马尔堡美景。
我们点了面包,德国面包超硬,培根、肠和鸡蛋、青菜,孩子们要了二杯咖啡。我早上还有点不太爱喝甜的、凉的,点了杯热茶,德国的茶不分种类,都是打碎粉状袋装。
这点得向中国人学习,红茶、绿茶、普耳茶等等,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
接下来学刀叉,用刀把面包对半分开留一半,用叉把菜、培根、肠、鸡蛋放进面包里,其实就是自已做一个汉堡而己。
刀还有一种用途,就是用来涂果酱、蜂蜜、黄油。认真学起来还不算难,热茶淡淡清香,面包香脆可口。
德国的中餐还是以面包为主,不过还是要随乡入俗,女儿带我去了她以为还算好吃店子里。帮我点了焗饭、苹果酒。她们俩要了一个小锅仔、沙拉、饮料。
等焗饭上来,我有点傻眼,好大份量。终于明白在超市买菜时德国人爱用网兜装论公斤卖了;一则他们省力促销,二则他们能吃。
满满一大钵焗饭上来了。浓郁的香味直扑人的味蕾,当看到钵的上面白的泛黄形成花一样、有点不忍心动勺了。女儿告诉我,那奶白样子是放了奶油。
稍泛黄应该是烤了一下,小心用匀子搅动了、有咖子沫、肉沫、洋葱。吃起来还很香,奶油味并不浓。听女儿讲德国人吃是加土豆或意大利粉的,我吃的是改良版的德国焗饭。
苹果饮料是当地马尔堡受欢迎的饮品。入口甜中带酸,这正是我平时喜欢的口味。
晚餐孩子们在我离开德国的前一天预定了,当我要离开德国马尔堡时天气给我来了个下马威。记得刚到时也是白雪飘飘,真是瑞雪迎春。当时是零下5度左右,人还能适应。
可当我要返归国内时,欧州的寒流毫不留情、温度突降零下13度左右。外面是寒气逼人、兰河的水面上都结冰了。
但还是架不住孩子们热情,我们顶着雪花、冒着呼呼刺骨的寒风出门了。晚上风雪中路人竟比平时多了些,看来为了吃,别说下雪,就是下"刀子"也要上。
玩笑话了,冷无非是多穿点、戴帽子、手套、全付武装就没错了。我之所以怕出门,主要是白天冻了一下,有点心有余悸。
白天为帮姐姐带两瓶"雅漾"的香香,原以为路程不太远,我和女儿出门时连围巾都没戴。当过兰河桥时,桥上正在封路,尽管己提前一个月安民告示了,还是没料到地下通道也封了。
我们绕道去了店子,买到了想要买的东西,回来时女儿想走另外一条近道,可等到接近兰河桥时另一边又封了。不得不又返回再找另一条路,
这一次尝到了零下十几度的厉害了,先是感到寒气刺得脸生疼,慢慢脸上就没有感觉,只望着白茫茫的雪地茫然前进。
非常期待着傍边有个店铺,好进暖和一下,可这条路很偏,啥也没看到,等到回到暖暖的家中讲话都有点不利索了。嗳,冻僵了。
寒风吹得我们没有敢多讲话,听不到两个孩子欢快地打闹声,我们缩着脖子闷着走了一会,搭上公汽,下车几步路就到了有名的猪肘子店。
推门进店,一股暖气让人愉悦,店里己座满了人。侍应生领到我们到了预定的坐位。
我们点了一份汤,一份猪肘子,一份牛排。并每人来了一杯当地有名的啤酒,等餐的过程中。
环顾四周,小碎花的窗帘,柔和的灯光下,焟烛闪亮,好有情调。我们开始相互拍照,正在拍合照时。
一帅哥待应生主动要帮我们仨拍,他手上在帮我们拍,嘴上在开玩笑讲:要收费10欧。孩子们边笑边告诉我。德国人向来不拘言笑,看来也有浪漫的。
一会儿猪肘上来了,我有点发懵了,一直听女儿讲猪肘好吃,但没有问是如何做的,在我心里猪肘应该是红烧的,无论无何没想到它是这样干爽爽香喷喷地出场了。
吃上一口,唇齿留香,配的酸菜很是爽口。牛排也是肉嫩味香,唯有汤的味道不太好,有点咸。它是配面包吃的,把小块面包放进去,再捞上来吃,反正没有国内的高汤好喝。
黑森州的碑洒入口还是不错的,我平时是不沾酒,竟不知不觉喝了一杯。
吃饱喝足了,回家时,运气怪好的,刚好店门口有的士。坐在的士上,脑子里想到的是马上要回国了;还是祖国好、故乡亲、大米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