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看重自己,觉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会重视,在团体中享有一定地位和声誉,并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时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有此情感体验者通常表现为自信、自尊和自强;反之,则易产生自卑感,自暴自弃。——摘自百度百科
但是我们这次要讨论的价值感并没有那么广泛,并不是指个体处在团队当中对自己能给团队带来的价值的评估,而是狭义的自我价值感,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的意义的定位和认可程度。如果自我价值感很低的话就会产生自卑,处在忧郁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自我价值感,不妨先举个例子:比如说班级里有一个很喜欢自我夸耀的人,每天都要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那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人多多少少把自己的意义放在给他人展现自己上面;再说有一个人执迷于题目,每天埋头思考,那他们对自己的意义也多多少少会建立在自己的学术方面的成就。想必你们已经对自我价值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发现自我价值感的第一个特点:个体对自我价值感的建立是基于个体自身的行动上的;或者,可以说一个人的行动是自我价值感的主要来源。
那么把自我价值感的成因转移到了行为上面,就可以通过对其行为的讨论进一步摸索自我价值感的方方面面了。
我们知道,行为是内心驱动力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想要干什么就有机会付诸行动。那么个体在付诸行动的同时就相当于在遵循内心的指示,自我价值感就是在内心和自我协调一致的情况下所形成的,这就是自我价值感的第二个特点。那么说到这里就不禁有人会问了:“既然行为与内在的一致可以造就自我价值感,那么行为与内心的不一致就不能形成自我价值感了?”具体答案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我们不妨假设这样一个情景:有一个很顽皮的孩子,喜欢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动来动去,耐不住性子,一看就不是一个学习的料。那么他到了学习的年龄就需要去学校,把他强制性地按在椅子上听课,他会有自我价值感吗?相信我们脑海里已经出现了那个孩子坐在一旁生闷气或者站起来大吵大闹的样子。无论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他肯定不会高兴,也因为行为与内心倾向不一致而不会有自我价值感。但是请各位不要忘了心灵的可塑性。这个小孩虽然现在没有自我价值感,并不代表他的内心不会遵循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改变自己内心倾向。有没有可能他会学着静下心来学习然后慢慢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最后在学习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我们就又得到第三条结论:个体的自我价值感的定位是可以遵循外部条件的改变适当改变的。(这里补充一点,由于孩子的性格还未完全成形,改变起来是非常容易的,对于拥有着稳定的性格的成人,改变起来需要长期持续的影响和缓和的改变,相对来说困难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有些儿童对学习的排斥,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想方设法地拒绝学习,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讨论为什么那些原本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会喜欢上学习了,可以用行为主义的方法来解释,就是学习的行为可以给他带来好的名号;家长与老师的关注和关心;以及勤奋努力后得到的成果的喜悦……学习给他带来的益处作为正向强化巩固了学习的行为模式。而那些没有喜欢上学习的很简单是因为没有在学习中找到正向的强化,于是学习的行为方式就自然而然地没有持续下去。所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重要方法就是让他发现新建的行为模式的益处。
自我价值感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相信各位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非常熟悉,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需求,就举极端的例子来看,有些人的意义是吃喝拉撒和性,即生理需求;有些人的意义则是自我实现,完成自己的升华的愿望,即自我需求。我们可以把胜利需求称为最原始的自我价值,把自我需求称为进一步的自我价值。
我的论述似乎杂乱无章,但是看到后面你们就会发现我这么说的规律。
现在我们就从一个人出生起追随他的经历到大学。从一个人出生开始,他就被赋予了做出一番成就的期望,无可置疑是他的父母对他的期望,然后从很小开始脑力开发,长大一点开始早教,随后上五年的小学,四年的初中,三年的高中,其中也夹杂着一些耗时无法统计的补课班,在经历了十二年的学习生涯后,学习对他来说一定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而是概括了他大半个人生经历的事情。而他学习的动力如果是来源于家长的话,考上大学之后家长就不做要求,也就失去的正向的激励。我们知道一旦一种行为模式失去了正向激励,就会消退和遗忘,如果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了行为模式且被巩固了一定程度,即使失去了强化,也不会很明显地消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学生上了大学就开始拼命地玩,而有的学生上了大学照样会认真学习。(我这里很以偏概全,实际地影响因素有很多,我这里只是阐述一下我的观点)有人说上大学就可以开始玩了,或者就可以去找女朋友,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在失去了正向激励之后退回到了最原始的需求(即生理需求)的例子,他们就在物理的享乐中奠定自己的意义,所以有很多人在大学结束后后悔没有好好学习就是因为被压抑的生理需求被释放完了之后,需求层次上升,才发现自己损失了满足更进一步的需求的途径而感受到的后悔。
那我们就得到了自我价值感的第四个结论:自我价值感是从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行为模式的意义中定位的,如果行为模式由于各种原因被遗忘或消退,就会转向最低级的生理需求,并且从中找寻自身的意义。那么有人就会提出疑问了:“题目是自我价值感,那和需求有什么联系?为什么需求可以很重要地影响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这里我会说你们忘了一个步骤,自我价值感是从一个人日常的行为中定位的,而他的日常行为是由行为模式决定的,他的行为模式又是他的需求所影响的,这样看来,追根到底其实是一个人的需求影响了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
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需求来进一步了解自我价值感。马斯洛认为,这些需求都是按照先后顺序出现的,当一个人满足了较低的需求之后,才能出现较高级的需求。但是还有一点,需要的出现按照一般是按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顺序,但并不一定全部都是按照这个顺序出现。他们的需求并不是强制性地要按照这个顺序来进行,可以通过意识调整自己的需求。颜回在小巷子里勉强吃饱够穿,精神层次一样能很高;僧人们住在深山老林里,生理需求也许很难满足,但是已经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了。这也就是在说,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个方法,并把我们的意义,即自我价值感,转到更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从自身获取意义,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自我,这个独立的个体上。而不是社交需求,成绩,他人的看法等等。
那么最后让我们回到上面的案例,一个人生来便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学习上。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想让人们更关注自身的价值是建立在什么之上的。有的人玩一盘游戏,输了就垂头丧气,大发雷霆;有的学生考试没考好魂就像塌了一样,很让人心疼。之前有一个报道说一个大学生,门门都很优秀,考上一个名牌大学,却在大学开学典礼发言的时候出错引来一阵哄笑没有承受住就跳楼了,着实让人可惜。他的意义就太注重眼前和别人的看法了,没有内心的粘合力。所以要记住,我们的自我价值感是自己赋予的,不是成绩,他人的看法以及失败能够诋毁的,当然这与虚心接受建议无关,只是要记住,只有你自己能给你赋予意义,不要太执迷于他物,做好自己。
共勉
20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