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让我想起前两天一件事:有个学生家长打电话给我道歉,说孩子不懂事,让我别放在心里。
事情是这样的,我带的有个学生,自从六年级就开始上课不听讲,每次回答问题,都是答非所问。我让他课后再补课,他也没有按时来,并且从不对家长说我要求他来补课。
说说孩子的情况吧:他是我的一个同事好朋友的孩子,父母离婚并同时又组织了家庭,但他不是那种父母离婚后,对他不管不问的那种,周内他在在父亲家住,周末在母亲家住,父母对他的要求,只要是和学习有关的,尽量都满足。但是从平常跟他的了解,跟他的聊天,或者跟他们父母的对话来看,母亲比较宠他。经常给她买一些名牌玩具之类的。
最开始来我这里的时候我对他的语言感悟和变通能力印象是很深的。
但自从上了六年级,他就开始上课不听讲,不过在我这里,倒没有像他父母说的那样在别的培训班捣乱。今年五一之前,我就要求他找时间来补课,并把规定的时间跟他说了,但他从不跟家长说这事。讲到这,可能有些人会想,你跟他父母直接说不就行了,因为,我在教学上尽量从小培养孩子的自觉能力,如果一个都上六年级的孩子连记上课时间这点都要父母督促,那以后初中怎么办?家长没办法辅导功课了怎么办?
两次要求补课,他都没如期来。原因是他妈妈已经带她出去玩了,回来的时候由于堵车来不及,他妈妈就没让他来,当母亲跟他谈心的时候,他又哭的一塌糊涂,于是,就不了了之了,母亲也如他的意,放他去看电影了。理由是,他觉得一周好累,要上数学英语,没有玩的时间。因为在我这,管的比较严,他妈妈也说,他的意思是想去上人数多的大班。因为这件事,他妈妈感到不好意思,本来让他自己给我打电话道歉的,他自己不打,所以,妈妈代替他。
其实,说到这,我已经很明了了,我不是个初出茅庐的教书人,因为人家的不上心,不尊重就玻璃心受不了,非要人家道个歉才得以平息,其实没必要。
从平常他父母和我说话的态度上,我也看得出来母亲比较溺爱他,可能也是出于对孩子的亏欠觉得尽可能满足他的要求吧。孩子是人家的,他们想怎么对待,我们外人是无可置评的。而且,我也并不是那种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的人,没必要非要索要一个形式上的道歉。有教无类,只要他还在我这里,我会把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对待,不会因为这点问题就疏远他,孩子的心理我们大人没必要同他计较。我也不止一次对家长说清楚我这里的教育模式:人不多,对于小孩子喜欢和其他人一同做游戏的,我这里肯定没有那里的气氛活跃;在我这里,孩子要做好在上路之后多做练习的准备。如果你接受不了,你可以选择不来。
但是,他妈妈一味地觉得孩子学校英语确实还不错,那要是孩子不乐意就算了呗,停一段时间也好,对此,我不做评论。毕竟,我并不是专做培训的,希望这里孩子越多越好。只是,我在想,孩子的失误,他的过错,就让大人来承担,来认错这好么?
我认为,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管是学习也好还是其他方面,家长一定要统一战线,不能一个定目标,一个拆台。计划是怎样就要执行,来不得半点马虎。可以对孩子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但不能因为他的不乐意就改变计划。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会觉得我是不是撒个娇,哭一场,示个弱,就能达到我的目的?
其实,这个孩子这段时间不是听不懂,他是个悟性很高的孩子,就是因为这样,我才觉得放弃了可惜。但他压根就不听讲了,他现在处于第二个叛逆期,有的专家把孩子3岁左右定义为第一个叛逆期。在六年级的孩子,他对一些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会有意无意地对抗父母老师的教育,你让他向东他偏要向西,这时,要好好跟孩子谈谈,但不可能无原则地退让,有的父母怕孩子产生过激行为,无条件答应孩子的一切需要,如果你不能做到怎么办?是不是又没能满足他?一味的满足会滋长他们的贪念,长此发展又会怎样?
“在正常生态环境中,未成年人都有自我调适的动机和力量,而且年龄越小,调适功能越强大。也许他们会不时地玩得过了头,也许他们短时期内在学业上不尽如人意,只要家长信任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友好善意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无任何负罪感地去玩,孩子有能力慢慢协调好游戏和学业的关系。”但一旦家长发现孩子的自控力没能有效地产生作用,那就需要大人的干预了,我并不认为“不管是最好的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那位孩子的母亲也提到,上次跟他买了一个拼装玩具后,已经发展到不拼好不吃饭的地步,(当然对这个有专注力也不是不好的),这次,又要求再买一个玩具,他妈妈拒绝后,情绪不高,发展到无心向学,都已经到这地步了,还允许孩子看电影放松。反正,我是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