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与大家一起学习孙瑞雪编著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孩子的发展规律,但敏感期不是一个万能筐,不要简单套用“敏感期”。
客观地看待敏感期,既不被敏感期束缚,消极等待孩子发展;也不被敏感期追赶,逼迫孩子学这学那。无论何时,都记住,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敏感期的说法简单概括了某个时期宝宝的发展特点,让父母对宝宝的一些行为多一些宽容,不去粗暴干涉。不过,敏感期对宝宝来说还存在某个时期的发展共性和个体差异,父母一定不要去套用,只关注表面现象,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有时候难免会出现误导。
敏感期的定义是,这一段时期是生理上来说是“最优发展期”,因为生理上已经准备好,以便一些能力的产生和发展,这个时候个体对外部的影响最为敏感。如果这个时期环境给个体提供了恰当的影响,某些方面的发育和发展能够以最优方式发生。敏感期并没有严格的边界定义。如果在敏感期环境没有给予恰当的影响,发育和发展仍然有可能发生,只不过,很可能发育或者发展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敏感期不像关键期这么极端,它没有严格的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的边界定义。虽然错过了可能不能达到最佳发展,但并不意味着“要么发展,要么无法弥补”。其次敏感期的“窗口”远比我们想象的大,不是大家理解的“只有几个月或一年的时间”,孩子的发展没有那么容易就错过了,更不是稍纵即逝。
人类的发展没有那么脆弱,以至于错过几个月或者一年的训练就会难以弥补,影响终身。事实上,人类的学习能力非常强,而且学习窗口的也不会在某个时间段内就刷地关闭了。所以说,只要孩子生活在正常的环境里面,就不存在被剥夺的危险。
儿童的发展在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为人父母,需要了解和尊重这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很重要是,父母也需要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可能会通过不同的行为表现出来。如果处处套用敏感期去解释这些表现,只能让父母钻牛角尖,只关心表现出来的行为,并冠以“xx敏感期”,那么可能会让他们忽视背后的发展规律,同时也让他们产生没有必要的焦虑。
父母能够观察孩子的兴趣并提供条件,顺着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是我们所鼓励的。不过,父母不必对一些不存在的敏感期感到焦虑。因为我们的焦虑会影响孩子,给他们造成莫名的压力,这恰恰会影响他们的最佳发展。
敏感期只是总结了孩子的共性,还存在个体差异,要真正认识儿童的发展规律,用共性和个体差异性来看待自己孩子的发展,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他们的发展。
比如,很多妈妈深信1岁多是孩子的吃饭敏感期,可能会让她们对害羞自己动手吃饭更加支持,容忍吃得乱七八糟。
有很多一岁多的孩子愿意自己吃饭,一是因为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他们能够比以前有效地抓起食物或者使用勺子。二是因为1-3岁,根据埃里克森(Erikson)的理论,孩子在这一阶段,通过不断使用自己各种新能力,建立一定的自主感。
父母要允许他们做一些自己可以做的事,自己可以做的选择,比如自己吃饭,自己拿水杯,在黄色裙子和红色裙子两样选择中选黄色裙子等等。如果妈妈怕孩子做不好而干预他们,不给他们自己做事的机会,不给他们选择的机会,或者经常念叨:你看你看,我就知道你做不好!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以及羞愧感,影响建立自主感。所以鼓励孩子自己吃饭是建立自主感的行为之一,但不是全部。
有一些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并没有太强烈的自己吃饭的意愿,这个可能是个体差异。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有吃饭愿望的孩子就鼓励他们,并在其他方面也注意培养自主性的发展;而暂时没有强烈吃饭愿望的孩子,也不用焦虑,在其他方面一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有些宝宝一岁多愿意自己吃饭或者吃得挺好,到二岁多为什么反而不好好吃了呢?这就需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有些宝宝也许有了别的兴趣,对吃饭不在意了;也有的孩子可能在其他方面经常被父母阻止,伤害了自主性,从而对自主吃饭也丧失了兴趣。
所以,我们只是学习存在共性的“敏感期”,看清孩子发展的真相,但是一定不要只看到眼前的一小点而忽视了全局。只有跳出敏感期的框框,了解孩子每一时期的共性和个体差异,才能因势利导,最有力地帮助自己的孩子健康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让儿童有顺其自然的多样化体验,才最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而不是刻板地把儿童的发展割裂,分成一个一个小的无数个“敏感期”。
如果妈妈知道这个阶段孩子发展的共性和个体差异,应该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系统全面的看待孩子的共性和个体差异,陪孩子一起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