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刚带孩子验完血,小家伙恐惧无助的缩在角落里。这个时候孩子爸爸急匆匆的赶到了医院。声色俱厉的质问我:“你刚才是怎么说话的?什么叫他快不行了?”。我隐约记得似乎傍晚,孩子依在门框望着我发呆,一直说头和肚子疼,还说冷。等我忙完钻进我怀里就没了动静。对于没有生活经验同时又如此恐惧死亡的我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恐惧。我试着叫他,没动静。把他放到沙发上,也没动静。似乎那一刻,我对着微信确实给他爸爸发了个语音:你儿子快不行了,我准备带他去医院看看。
孩子爸爸本来上班前就已告知我,晚上的工作没那么快结束。结果被我这么一说,急匆匆的便赶了回来。在这个流感来势凶猛的季节,到处都是人心惶惶,医院里也堆满了前来就诊发烧的患者。面对先生不善的语气和表情,我有点发蔫。我意识到,这一路上,他是带着多么恐慌的心情来到医院的。我只好怯懦的说,你们在外面等吧,我去看结果。
一直到出了医院,我仍在观察这两父子的情绪。化验结果不是流感,也没有想象中的严重。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试图让自己看上去可怜,以此来逃避被指责。我的身体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似乎我真的也生病了。当我意识到我的身体状况发生了改变,我当即进入了觉察:此刻我怎么了?
我竟然在让自己“看上去可怜”,同时也在创造可怜的实相。我的身体真的开始变得虚弱了。我问自己,一个可怜的人犯了错会不被追究责任吗?一个可怜的人会得到爱吗?这是一个多么荒诞的逻辑。我的潜台词似乎在说:“看,我都这么可怜了,你怎么还不对我好?”
小时候,每当犯了错,或者想要向父母索取爱的时候,尽可能的表现出可怜的样子。因为这样会得到父母的怜悯,从而不过于追究自己的错误,或者停下手中的活关心一下自己。父母一直是留在人世间保护我们的天使,他们天然的会对可怜的孩子投注更多的精力。于是孩子的主观印象中形成了:我可怜了,就会得到谅解,得到爱。
当有一天,我们长大了,我们身边开始出现了爱人,朋友,老师,同事,上司等等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绝不是父母。可是我们常常无意识的把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相处经验用在父母之外的人群身上。同样的,这些人也是天使,可是这些天使天生只负责守护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他们所遇到的每一个人。
除了自己,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身边有人在抱怨,我和孩子都生病了,可是先生竟然还在这个时间点加班,没有回来照顾我们!简直不可理喻!于是老公就变成了指责的对象,这么多像一个披着“可怜”外衣的孩子,在向父母之外的人群求爱的情境。
想想自己,你爱什么样的人呢?
你会爱一个可怜兮兮的人?一个终日里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惨的人,所有人都应该关注TA,照顾TA,面对一个这样的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是想要靠近还是远离呢?一个可怜兮兮的惨蛋儿和一个充满爱的幸运儿,你更想和哪一种类型交朋友呢?
可怜,从来不应该是拿来要挟别人给出爱的理由。
真正可怜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找找看,为何将自己置入如此可怜的境地。找到这个原因,去改变它。因为你从来都无法可怜,你同样是守护天使,你完全有能力将自己带出可怜的沼泽地。
转念之间,我瞬间涌现出强大的力量。我意识到我完全可以照顾好自己,同时我也明白我无法创造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向先生坦诚:那一刻我非常害怕,没有组织好语言,非常抱歉,让你担心了。
无论他是否原谅我,当我很坦然的面对自己的错误或者不妥,我都变得很轻松,我愿意为我的错误负责,愿意为我发出的负面能量负责。我不再畏惧的时候,一切都变得很自然,我不再期待别人给出爱,也不再会披着可怜的外衣,去要挟别人:“我都这么可怜了,你怎么还不对我好?”。我想说,假如你都这么可怜了,怎么还不学着对自己好呢?假如你觉得自己可怜,这个时候当务之急应该是,我如何与自己身上的不舒服和平共处,而不是荒诞的想要身边的人分走这份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