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故事》第三季开始热播了和《大小谎言》第二季几乎同期开播,我各看了一集之后先从《使女的故事》看起。
使女的故事这一季的人物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似乎是朝着好的方向行进着。伊丽莎白莫斯演的琼这个角色更有力量了,她不再依靠别人,而是通过自己去引导别人。
不过怎么说呢,看到第四集中部,对琼这个角色腻了。镜头给的特写也好,倔强的表情也好,深思熟虑的浅笑也好,气势汹汹的谋划也好,都腻了。诚然,莫斯饰演的这个角色在演技上有了一种突破,相对于我看广告狂人时的她来说。但是这种突破在这一季看到的是一种用力过猛。有些表情甚至带上了找抽型标签。
看完第一集时我说我可以理解她的愤怒、痛苦,也知道她的用心就是要带着自己的女儿离开。这个心思铺陈到第四集的时候她亲口说了出来。
可是挡不住那种“用力过猛”的劲儿从镜头那边横冲直撞地迎面扑来。
当我发现这种感觉的时候忽然想到了很多用力过猛的结果其实不尽人意。有些直接导致情绪如同皮筋拉伸到极致没有弹力,有些导致某些“人设”崩塌的无力感,有些变成五味杂陈的无奈盘旋在生活里。
本人几年前因为帮助“亲人”陷入资金匮乏的漩涡,每每以为再多做一些会有所好转,所以咬咬牙坚持着,直到自身筋疲力竭。彼时如若退一步不那么竭尽全力可能对彼此都好,然而当时身在其中旁人说什么劝什么几乎无功而返。用力过猛,不知好歹。
朋友和老公几年两地分居,因为对方工作关系,她独自带着孩子在此地生活。老公收入颇丰,类似美剧绝望主妇里的中产阶级。她自身也力争上游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尽力而为。然而总有精力不济之时,那时再去老公那儿找安慰,老公表示自己公务繁忙请她自己悠着点儿,她为此一而再大发雷霆。回头想想如若她能估计自己的精力,不那么嘶声力竭,将精力分配均匀,是否能减少矛盾?或者夫妻二人想方设法解决两地分居的难题共同抚养孩子,是不是会生活更加美满。但这毕竟是别人的生活,旁人说什么恐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之嫌,罢罢罢。
还有近日民众频频吃瓜的明星离婚之事,其实也是“别人的生活”,但是如若当时不搞那么神仙眷侣的人设,是否今日不至狼狈呢?所谓极致大概也有物极必反的苦恼。
回过头来又说到《使女的故事》,里面有一位琼营救的女人,暂定博士女,她逃出生天,返回人间。她的悲喜控制得恰到好处,既没有悲伤用力也没有乐极生悲。面部表情的隐忍及行动的平缓将这个人物的内心一点点铺陈出来,可谓妙哉。
为什么一定要万般姿态赢得漂亮呢?生活里有别人做得到我就是死活做不来的事又有什么呢?目标里有这个钱我想赚可是因为与自身想法不匹配就是赚不到完事儿的窘迫又有什么大不了呢?生活里有我想要但是得不到的东西难道真得会就此影响睡眠吗?教育里孩子成绩平平,难道就表示孩子今后的生活会不幸福不健全吗?交往里有我满足不了的别人的期待,终究是别人的事不是自己的,不是吗?
愿你我:柔情的日子里,生活得不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