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博看到一个视频,是高速收费站收费小哥因为他机械化的姿势和笑容走红,视频很短,但是小哥的动作真的标准到像机器人。而评论有的人说假,有的人说吓人,也有同行的人说这是必须要遵守的规范,如果不这样就会被罚款,下班后还会被叫去看自己的监控录像,看哪里表现的不好。其实类似的工作要求还挺多,比如银行、前台等。服务客户有固定的流程,不能错,要微笑,要XXX...这就是像是把人装进了一个角色里,给它设定好了表现和行为,然后让她去执行。
为什么会有角色化教育的出现?角色化教育其实是为了训练人成为我们需要的那个角色,然后方便管理。这种教育模式在中国还是挺常见的,比如咱们上学时一直传达的一个概念:成绩好、外表规范、尊重他人=好学生。我们的老师包括家长都一直想让我们成为一个好学生,因为好学生听话、成绩好、方便管教。如果有人染发、打架、逃课、或者表现粗鲁,那TA就会被另外教育,一直到跟大众一样。在我们工作时也是一样,公司需要的员工性格行为大抵都是要相近的,或者会被企业文化所同化成类似的,如果有人标新立异,就会被认为不合群或者不匹配这份工作。当我们被角色化训练后,收敛了真正的自我,钻进了一个同质化的壳子里,我们就组成了一个集体,而我们这群集体,就会呈现出一种集体人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看某个行业从业者时,我们能从TA的外表或者一些行为习惯看出来TA是什么工作的或者属于什么群体。
在《乌合之众》里有一句话:孤立的个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则缺乏这种能力。群体中的个人极易受刺激因素的影响,转眼之间就从最血腥的狂热变成最极端的宽宏大量和英雄主义。群体很容易做出刽子手的举动,同样也很容易慷慨就义,为每一种信仰的胜利而不惜血流成河。如今在微博上很流行反转的故事,比如前段时间一个小女生说家里欠了巨债偿还不了决定自杀,网友们都很好心的去联系警察,还给她鼓励帮助等。后来又被爆出女生家里不是借的高利贷,而是实实在在借了几千万,不肯卖房子还钱,想让亲戚帮忙还,自己一家人还全国到处旅游,花钱大手大脚。热心网友们感觉受到了欺骗,又去批评责备小女生,结果她们一家子就真的自杀了。然后部分网友就开始互相指责,指责对方过于放大这件事情逼得当事人自杀。网络暴力在如今其实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在一个人遭受网络暴力的背后,确实一个群体在对她进行集体批判。关于一个人的好坏,通过互联网的寥寥几句我们是无法分辨的,甚至通过什么知情人士的爆料也不一定真实。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在现实中表现的彬彬有礼、态度谦逊,在互联网上却能随着群体去对一些还未完全证实的事件或人进行攻击和讨伐呢。
角色化教育是反人性的,也是理想状态的。因为人如果能保持这种状态,也就不需要教育了。当一个人被角色束缚住,成为集体中的一份子,那么TA很容易失去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在群体中,人很容易滋生出从众心理,也就是所谓的跟着大家走准没错。大众行为成了判断事物好坏的标准,大家都做的事情肯定是好事,是对的事,是该做的事。大部分时候从众是没太大坏处的,有时候甚至还能帮我们省去思考判断的过程和时间,比如说大家都炒房那我也炒房,大家都做IT我也去做IT等。但是,从众不是绝对的正确。比如在对自己的未来做决策、判断一件事情的好坏等,没有自己的想法,会让自己很被动的做了某些行动却毫无益处。比如选择专业和工作,只选择别人推荐最火热的,没想过自己真正的爱好和兴趣是什么,到头来消耗了时间和金钱,又想推翻重来却又舍不得这些成本,只能每天抱怨着继续过生活。又比如网上跟风,别人骂谁我也骂谁,别人追什么明星我也跟着追什么明星。
在生活中我们也扮演了很多角色,比如孝顺的子女、规矩的学生、认真负责的员工等等。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语:应该。在什么年龄、什么位置,我们应该做什么。拿最近很流行的催婚催生文化来说,比如一个女性,在上学家里不允许恋爱,觉得这不是学生该做的。毕业后就应该很快的结婚、生子,去扮演妻子、母亲的角色。如果有人对这些角色进行反叛,比如不肯恋爱结婚、不肯生小孩,就会受到家族里大部分人的指责。甚至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下,我们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就是,规矩乖巧,到了年龄就该结婚生子,做一个上得厅堂下的厨房的好妻子好母亲。而一个人去扮演角色的前提条件,就是当我们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为了更好的生存,我们才会选择去继续扮演角色。比如受不了家里的压力,最后相亲匆匆结婚。而我们也会不自觉的对他人进行角色要求,比如要求男友或者老公应该是帅气多金的或者温柔体贴的,要求父母一定是要照顾子女的,为子女奉献的。但是凭什么呢?凭什么我们就要扮演这样的角色,他们就要扮演这样的角色呢?我们对外是一个角色,对内真正放松的时候是不可能再去扮演那个角色的。比如一个在外勤奋上进的男孩,到家其实很懒惰颓废。一个在外光鲜亮丽的小女生,在家其实很不爱打扮收拾。而只爱上我们对外角色的那些人,对我们本质的自我其实是很难接受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真实的一面,如果仅仅是活在应该的角色中,去表现出应该的行为和个性,那我们表现和接触的都不是真正的自我,自我一定是被藏起来了。到了某一天,这个压抑的自我肯定会爆发出来,变得很尖锐,去刺痛或者刺穿某些角色的外壳。
角色化生存是我们真实的生活环境,但只有去角色化的交流、沟通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感情。当我们放弃对人的理想化和角色化预期,对一个人去角色化的去观察、了解、相处,去认识并接纳那个在集体下真实的人,我们才不会在日后相处中变得失望,彼此也能更放松,更真实的交流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