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直到今天,因为性格内向羞怯,又是个完美主义者,感觉自己都不怎么自信。但我勇于让自己加入到了007-不写就出局,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
不是年龄越大,就越自信,这一点是肯定的。就一个人来说,如果没有在某个方面取得过成功,没有经过练习和试错,很难立时自信起来。
我曾经经历过当众演讲。明明事先准备过,而且评委和观众都不多,第一次上台的时候,紧张得声音颤抖,仿佛快哭了,手心里全是冷汗,当时自己大概狼狈得一塌糊涂。但下来之后,我总结了经验,又自己多次练习,第二次演讲的时候,有更大的礼堂,更多的评委和观众,我感觉自己没有没有第一次紧张了。经历了流程,熟悉了那种心态,自然从容自信了些。
我也记起来自己当众第一次写书法的时候。那时是新年的一个活动,我们被邀请到联谊现场。期间有个活动的环节,就是获奖者可以得到嘉宾的作品。我习书法很多年了,但从来没有在公众场合写过。当时老师征集写作品嘉宾的时候,我没有报名。不敢啊!结果临时有人退出,老师点了我的名字,而且是当众,我退无可退,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台。老师一直说,别怕,有我呢,可直到开始写第一个字的时候,我的手还是抖的。结果作品赠了出去,是一位老太太得到了。她很喜欢,找到了我,合了影。有了这次的经历,我再遇到这种场合,感觉自己不怕了。
很多人把自信归结为性格,与生俱来的,很难获得,也很难失去。但对于大多数来说,自信是后天培养的。
人在什么时候是自信的呢?答案应该是有确定性的时候。确定这件事情熟悉,确定可以应对,确定自己有优势。
明白了这些,那知道该怎么做了吧。培养自己的优势,强化自己的能力,获得正向反馈,增加自己的确定性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们都喜欢做擅长的事情,因为有确定性。可我们更应该让自己练习不擅长的事情,只有练习了,经历了,试错了,不擅长的变成了熟悉的,这个方面你的自信就建立起来了。当你自己熟悉的技能越来越多,有越来越多的确定性,你怎么会不自信呢?
当然,如果在一个方面做了训练和实验,但没有获得正向反馈,也不要轻易打击自己。你要主动寻找方法,总结失败的经验。如果你为此做了足够的努力,只能说明你不适合做这件事,没有必要让自己不自信。做事情的过程,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会让你收获很多。再去尝试其他的事情,你依然可以。
做很多事情,哪怕只有一两件让自己肯定了自己,你依然可以做一个浑身笃定的自信者。
勇敢一些,找一个方向,练习一种技能,你开始什么都不会,会践行就够了。当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之后,你回头看看当初的自己,会不会感叹,那会儿怎么那么不自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