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故事系列⑤

闺蜜的婚礼致辞,成了刺向我的刀

凌晨两点,我的微信还在震动,苏晓发来的语音带着哭腔,背景里能听见餐馆后厨收工的叮当声。“我爸刚把我网线剪了,现在用流量跟你说……”她的声音断断续续,夹杂着压抑的委屈,我握着手机,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得发慌。

苏晓家在老城区开了家家常菜馆,从她读大学起,就没真正闲过。周末别人去逛街看电影,她要去店里收银;寒暑假同学去旅行,她得守着柜台写菜、装订菜单,连后厨忙不过来时,她都要进去传菜。她妈总说“女孩子家稳定最重要”,毕业后没让她找工作,直接把餐馆的收银台交给了她,美其名曰“帮家里分担”。

我是在一次兼职中认识苏晓的,那时候她刚上大二,趁着课间跑出来给餐馆送外卖,手里还攥着没做完的高数题。后来熟了才知道,她爸妈重男轻女,把心思都放在了弟弟身上,家里的活儿却全压在她肩上。我总劝她别太委屈自己,可她每次都笑着说“没关系,一家人嘛”。

去年冬天,苏晓妈托人给她介绍了个相亲对象,叫陈宇。第一次见面,陈宇就拉着苏晓聊“以后家里谁管钱”“女生结婚后就该辞掉工作顾家”,苏晓回来跟我吐槽,我直截了当地说“这人不行,跟你根本不是一路人”。可苏晓妈却把陈宇夸得天花乱坠,说他“老实本分,家里有两套拆迁房,嫁过去不受罪”。

从那以后,苏晓的日子更难了。陈宇每周都要让她陪着去逛商场,美其名曰“培养感情”,可每次都让苏晓付钱;他嫌弃餐馆油烟大,让苏晓跟她爸妈说“辞职在家备孕”,苏晓不肯,他就跟苏晓妈告状,说她“不懂事,不重视感情”。

上个月,苏晓跟我哭着说,她实在撑不下去了。那天她在店里忙到晚上十点,刚想坐下来看会儿电影放松一下,陈宇就发来消息,让她立马过去陪他朋友喝酒。她跟陈宇说“店里走不开,收银只有我和我妈能做,别人收错账要自己赔钱”,陈宇却骂她“找借口,心里根本没有我”。更过分的是,苏晓妈知道后,不仅没帮她说话,反而跟邻居谭老师抱怨“苏晓不懂事,好久不跟陈宇出去约会”,苏晓爸听了火冒三丈,回来直接把她的网线剪了,说“让你整天在家偷懒,不知道跟对象培养感情”。

“我都多久没打游戏了,上大学的时候都没怎么玩过,现在只想忙完工作看个电影,怎么就这么难啊……”苏晓的哭声透过手机传过来,我心疼得不行,跟她说“别跟陈宇耗着了,这种人根本不值得你委屈自己,赶紧分了吧”。

我以为苏晓会听我的,可没过多久,她就跟我说“要跟陈宇订婚了”。我急得去找她,问她为什么,她低着头说“我妈说我要是不跟陈宇结婚,以后就没人要我了,而且陈宇答应婚后让我继续管餐馆的收银,我想着……或许忍忍就过去了”。我看着她眼里的妥协,心里又气又急,可无论我怎么劝,她都铁了心要订婚。

今年国庆,苏晓结婚了。婚礼当天,她穿着洁白的婚纱,站在台上跟陈宇交换戒指,脸上带着我从未见过的“幸福”笑容。轮到她致辞时,她拿着话筒,目光扫过台下,最后落在我身上,笑着说:“其实我跟陈宇在一起的时候,也有朋友劝我分手,说陈宇不适合我。有些人啊,就是见不得别人幸福,自己没找到好归宿,就想拆散别人。还好我意志坚定,没听那些话,现在才能跟陈宇走到一起。”

台下响起一阵掌声,陈宇握着苏晓的手,得意地朝我看了一眼。我坐在座位上,手里的酒杯差点掉在地上。原来,我掏心掏肺的劝告,在她眼里,竟然成了“见不得她幸福”的挑拨;我为她抱不平的委屈,竟成了她向别人炫耀“坚定”的垫脚石。

婚礼结束后,苏晓没跟我打招呼,就被陈宇拉着去敬酒了。我看着他们的背影,突然觉得,我好像从来都没真正认识过她。那些深夜里她跟我吐槽的委屈,那些她哭着说“撑不下去”的时刻,或许早就被她抛在了脑后。而我这个“塑料姐妹花”,不过是她用来衬托自己“幸福”的工具罢了。

走出酒店的时候,风有点冷,我掏出手机,把苏晓的微信备注从“最好的晓”改成了她的全名。有些友情,就像过期的牛奶,看起来还是原来的样子,其实早就变了味,与其抱着不放,不如趁早放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