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雨那天,忽然接到大宝的关心微信。这是一个心中时时装着别人,特别会心疼别人,照顾别人的孩子。家长也多次反馈孩子其实挺乖的,挺懂事的。
可是,我却对大宝说:“孩子,你不必乖了……”
组里有啥事儿大宝总是冲到前面,但凡小组被点组批评了,大宝都会把责任揽到自己头上“都是我的错,我没带好队”,(这点跟方瑜姐请教后对孩子做了引导),她特别想表现好,其实内心充满了恐惧、不安。她的笔记做得是那么好,我说:“你的笔记记得太有个性了。”院长没说做笔记写上,大宝也写了。大宝说:“院长说的话,我觉得我能用上的,我都记了……”典型的学有余力者的笔记。谁能想到大宝断断续续不能去学校了……
大宝笔记上的一句话,那就是她的真实写照“我们都值得被温柔地对待。”大宝把“值得”单独列出来。
院长成长对话结束之后,大宝哭着跟我说:“老师,他们的经历我都经历过……”
从那一刻,我才知道一个乖孩子是怎么被培养起来的。
“……我爸妈只疼他们兄弟姐妹的孩子,从来不疼我,我都感觉爸妈被抢走了,爸妈还说我不懂事。小时候有一次,妈妈削了苹果先给了表妹,然后给我,我不接,妈妈直接把我拎出去打了一顿。他们总是去管别人家的事,把我反锁到家里。有一天晚上我醒来,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害怕死了,没人理我,没有一个人听我的想法。妈妈从来不让我哭(孩子,这里很安全,这里允许你哭,你可以好好哭一场吧)……”
大宝哭的声音大了些,大宝说:“我其实不想回家,在家更不开心,没有哪里是我的家,所有人都欺负我,我也需要爸妈保护我。亲戚家的孩子欺负我,我哭了,妈妈说哭是不招人喜欢的。妈妈总是吵我……他们总是只会吵我,我被欺负了怪我不会反抗,不会跑。我爸爸上班的地方离我上学的地方可近,我哭着求他接我一次,他一次也没接过我……她从来不听我的话。我都觉得我不是亲生孩子,总是把我一个人丢家里。我就想着我乖乖的,啥都会干,他们会不会对我好点儿?于是我自己洗衣服,做饭,我啥家务都会干,我越乖,他们更不管我了。我也不想乖,我也想不听话,我也想反抗,但妈妈只会哭,吵我,我不想让妈妈哭。我只想我XX的时候妈妈背背我,抱抱我,但妈妈只会哭,我睡觉的时候还听到妈妈哭,要不就是指责我。如果家里还有其他孩子就好了,我很失败,我家就我一个孩子,我还得给爸妈养老。
(咱以后可以不乖了……大宝听了我的话,崩溃哭喊着)爷爷奶奶,每个人都让我做听话的孩子,没有人理解我。只有狗陪着我。搬家的时候妈妈送我一个熊,当我孤独、害怕的时候,都是熊陪我睡觉,后来妈妈嫌熊太大,太占地方,不经我同意就送给了表妹,我让她要回来,她说送都送了不能要……
我真的可羡慕别人的爸妈了,我想海勇导师和李龙老师的女儿肯定可幸福了。我爸爸从来没有接过我,还让我学会独立。我听到别人喊自家的孩子说宝贝回家,我就难受得很……”
大宝哭诉了快两小时,终于哭好了,我看大宝的脚特别紧张,鞋子都弄变形了,我一把抱着她的小腿放在我腿上,脱掉她的鞋子,大宝慌着阻止说:“老师不用。”我说:“享受一下皇后的待遇吧,哦,不,公主的待遇。”
大宝和一直陪着她哭的室友含着眼泪笑了。我给大宝揉好脚,她递给我一张湿纸巾擦手。
一个乖孩子压抑了多少自己的情感?乖孩子可以不用再乖了。
成功日记:
1.小时候被爱,是人一辈子的铠甲。
2.宠爱是站在孩子的视角给予孩子认可、满足、自由,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而溺爱则是站在家长的视角去判断要不要满足孩子,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去限制、控制孩子,或者给孩子想要的自由。
3.好的亲子关系,不是照本宣科地去尊重、理解、看见、共情、呵护等,而是找到彼此喜欢的相处方式,你发自内心地去爱我,而我刚好懂得你的爱。
4.小孩儿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玩笑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5.妈妈越时髦,孩子越自信;妈妈越有进取心,孩子越勤奋;妈妈越坚持做自己,孩子越独立;妈妈越懂得付出爱,孩子越阳光。妈妈富养自己,时刻保持一种美好的状态,才是对孩子,对家庭最好的富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