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以一个在外求学十几年的青年人视角,看看乡村的过年,发生了那些有趣的变化。
午夜十一点半,丘陵和农田围绕着的古和村早已陷入一片黑暗。
然而在空荡荡的大街上,两家正对着的夜宵店却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一波又一波人来到这里,叫老板摊开一张桌子,不一会儿,炒粉、田螺和粥煲就陆续被端上来,人们聚在一块儿惬意地喝茶聊天。
就在两个小时前,一位叔叔开车带我们去十几公里外的大新镇上看球赛。回到村里,便径直往夜宵店去,各人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于是乎一张桌子很快就坐满了人。所谓夜宵店,其实也就是房子建在路旁的老乡拿自己的厅堂布置,支起几张桌子和一口大锅,土味十足却也足够对外营业。
这样的场面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我猜,在这个位于广西腹地、仍旧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小乡村,人们开始心安理得地享受起了属于他们的夜生活。
01、
已经是大年初八。城市里的人们还未从新年的喧闹中彻底摆脱出来,已经无奈地开始了冗杂的工作;但是在这儿,我的老家,广西东南部一个普通的村庄,人们仍旧优哉游哉地过着他们的年。他们可没有开工的压力。
当然了,过年的半个月内,是它一年中最热闹的光景,周遭几十里的村子莫不如是。人们从广州、佛山等大城市回来,趁着最宝贵的时光祭祖拜佛、走亲访友,并让沉寂了一整年的村庄重新活络起来。
作为家中的后生(即年轻人),新年的头几天里,我必逃不了同父亲去各种表亲家里拜年,大家客客气气地相互送礼、递烟、发红包,最重要的是摆一桌席,几杯酒下去,再久没联系过的交情又能变得深厚起来。
除去这些最基本的人情世故,长年在外、对这个乡土社会有着刻板印象的我,却对过年期间在这些村庄中发生的一些变化产生了兴趣。
夜宵摊只是一方面。我想在那条贯穿了多少村镇的省道延伸过去,午夜十一点半的夜宵摊一定如星火般点缀在每个村庄的集市边上。
乡镇大巴沿着这条通往县城的主干道飞驰,掠过无数农田、河流和村庄。它带我来到十几公里外的大新镇上,那里,拥有着更加成熟的商业街。
新年已经过了一个多礼拜,大街上却仍是车来人往、热闹非凡。放眼望去,满大街的美发屋、奶茶店、手机店和网吧让我有了一种重回城市的感觉。
尽管与此同时,在路两边戴着一顶斗笠安然坐在小摊边售卖自家青菜的老奶奶们,以及清一色水泥灰色的房屋建筑风格不断地将我拉回到我就是身处农村的现实。顺便一提,既然是乡村的集市,各式各样的售卖自家农产品的小摊贩也足够撑起集市的半边天。
然而下一秒钟,我又被惊到——繁忙的街道边有两栋刚刚封顶的楼房,“洋房买一层送一层,3560元/m2”“景观楼中楼,送超大面积花园,买一套得两套”这样的房地产宣传标语赫然张贴其上。在这个人口不过八万、且家家都能自建房屋的农业乡镇中,出现商品房确实让我始料不及。
而作为休闲娱乐的流行业态,酒吧、咖啡厅、台球室竟然也随处可见了。这些店铺的外部装饰也着实没有城市里那么精致,几张桌子就放在尘土飞扬喧哗闹腾的街边,随意坐着聊天的就是周边村庄的青年人,其中不乏涂着口红、画着精致妆容的漂亮女生。
实际上,这些店铺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基本与城市无异。这或许让追求先锋和小资生活的八零后九零后们,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安慰。
作为乡村中与城市接触最密切的一代,现在也是成为劳动力主力军的一代,他们对于生活和未来的感知,已经同父辈们完全不同了。
另一方面,长年在城市里打工的父辈们,也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表明——时代潮流的裹挟下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城市的生活方式也正被多多少少移植到乡村里来。
这在每年春节,人们回流到乡村社会的时候,体现得格外明显。
02、
我的父亲就是一个绝佳的例证。父亲其实属于他们那一代中最早去外地打工、开拓事业的一拨人了,几十年的历练也造就了他的练达与精明,在我们老家这样的半宗亲社会中,他倒也靠着这些特质有了一些主事儿的话语权。
当然,即便人生中有大半时间都在外地,他仍旧是一个纯粹的“乡土人”。用他的话说,在这里有乡里乡亲的生活,才够有意思。但在这样一个时代,他与这些乡里乡亲联结的方式,也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
这似乎是从一年多前他开始学用智能手机开始的。直到除夕前两天,他说要换部好用的智能手机,叫我去镇上陪他走走看看。
在这样的情境下,我再去眺望整条熙熙攘攘的商业街。不得不说,满目所见的OPPO及VIVO标记,让你很难不对这两家手机厂商产生一些敬意——它们几乎占据了这座乡镇商业街上的所有手机店铺。
于是我陪父亲一个店一个店地逛过去。营业员的热情推介让习惯了网购的我面不改色,父亲却饶有兴趣地多番试机。虽然店面内也没有多少千元左右的机型可供选择。
没过多久,我就忍不住了,对他说要不我帮你上网看吧,网上品种多而且没准还便宜点。满面笑容的营业员瞅准了机会,将过年售机的优惠力度一股脑儿全抖了出来,顺便沉着地进行反击——请现场上购物网站搜索,看看价格谁高谁低。
这我倒是没得说,只是令我意外的是父亲很快就选定手机并付了账,并毫不耽误地直接安装了通信卡。
出来后我问父亲,怎么就这么快买了。他给出了答案——谁谁谁说也是在这儿买的。
我顿时明了。并且猜想,在这样乡土社会之中,无论是网购亦或是线下商业,人们做出一个个生活与商业决策更多地受到了熟人推荐的影响,也更多地从属于整个的人际关系网络。并且与城市不同的是,这样的人际关系网络因为这片土地上长久的血缘、亲缘、乡缘的联结,变得更加地盘根错节、也更加地不可打破。
人们从私人关系的熟悉中建立信任,基于这样的信任,人与人之间也会彼此分享生活心得、行为偏好。就更不用说购物这样一件再普通不过的生活事务了。
03、
父辈们也尝试用更加贴近时代的方式将彼此相连。走亲访友的大潮中,除了喝一口老酒、叫一句老哥,他们乐此不疲地建立一个又一个亲情群,并在抢红包的欢乐游戏中找回了多少年不曾唤起的情感。
有感于此,人们对于新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比如,村里近两年来也陆续提出要新建文化活动室、翻新篮球场等等工程,并热衷于在过年期间聚集全村的男女老少商讨这类公共事务。
事实上,父亲正不遗余力地推动我重新适应这样的乡土社会或者说半宗亲社会。
离乡太久的青年们或许能够在镇上装帧简单的酒吧和台球厅中重温城市生活的怀抱,但无论如何,要从文化认同上回归,终究是困难得多。
2014年底,县城唯一的火车站正式开通。这只是南宁至广州的高铁经过全程23个站中的一个,它深扎于广袤而自然的乡村大地间,并将西部地区的青壮年一股脑儿全送到了广东的繁华城市。
所以别看过年期间村镇的集市多么热闹,等元宵一过,便只能重回平日的冷清。但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乐于接受这样的生活。
隔壁刚刚接触网购却不大懂操作的四大爷,拜托我在年前几天上网买了一台品牌冰箱,没过两天就有专门的送货大叔开了大卡车送过来了。
五舅父不顾他几个兄弟姐妹的反对,硬要回外公老屋所在的山中新建房屋,即便交通更为不便、山区也更加偏僻。
住在村头、同样在外地读过书打过工、现在已在老家结婚生子的四哥劝我过年回来要多参加参加村里的青年活动。
如此种种,生活仍旧是生活。而这一方山水之间的人们,却已然漫不经心而又实实在在地完成了对这个飞速变革时代的拥抱与致意。
作者西铭,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坐标南京,说着自己的话,写着自己的文,走着自己的路。欢迎来我的公众号【宇的文字】小憩,聊聊生活,聊聊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