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利用神奇的游戏
社会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要教会孩子去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方法简称“ICPS”(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叫作“人际认知问题的解决”。
但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的作者想到ICPS应该改成I can problem solve,就是“我能解决问题”。
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就是培养孩子我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是在未来世界很重要的。
那我们要怎么样做到呢?在书中介绍了培养孩子ICPS就是我能解决问题的这个能力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角色扮演。
白天发生了一件事,大家很不愉快。首先作为父母,这个时候我们不要焦虑,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帮助孩子,下次遇见类似的事情,他怎么样能够更好的处理。
射手只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游戏。父母说:“咱们现在把白天你和妹妹打架的那件事再演一遍,好吗?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你演妹妹,我演你,或者你挑一个角色。来,咱们来做游戏。”
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真觉得这个是个游戏,那孩子从游戏中学着,而不是借着这样的机会去想办法给孩子各种讲道理,游戏就是要让孩子做各种的尝试,而不要试图去压迫他们。
通过这个游戏,不断地帮助孩子尝试新的方法,让孩子看到,不同的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通过游戏,我们要和孩子拉近的是这个具体了解孩子的心声。
第二个是玩偶游戏。
因为孩子们对玩偶是很感兴趣的,家里可以买两个玩偶,通过作为第三方的玩偶来对话,尝试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现在,我们的规矩是我说什么,你
都说为什么。”
第三个是找办法游戏。
一件事发生了,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就一起玩一个找办法游戏,多个孩子也可以一起玩。
想出一个办法就记录一个,几个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开始竞争。当孩子们不断地涌现出很多想法的时候,就是他们在尝试着多样化地解决问题。
玩这个游戏时很重要的是家长要把孩子说的所有方法都当做一回事,可以拿张纸和笔记录一下孩子的想法,最后我们再一起看一下,这些方法里面哪个可行?我们可以怎么实行?
这三个方法都能够训练孩子去做ICPS,训练孩子去做I can problem solve。
当然在玩游戏过程中,你还会发现,孩子可能提出来的方法很粗暴,简单。这时候,你就要教会孩子考虑后果。
有两个方法可以教孩子学会考虑后果。
第一是用“之前”“之后”来造句。
比如:在你动手打麦妹妹之前,是怎样的状态;你动手打了妹妹之后,是怎样的状况。
第二是用故事接龙的方法。比如,你说:“今天上午上课的时候,你和妹妹开始打闹,然后麦克很生气,追着你在家里打。这时候,他把你打疼了,你也很生气。接下来轮到你了,该你说了……”后面的故事可能会编得很离谱,可能孩子编得很有趣,这都没关系。
因为你是在用这种方法,不断地帮助孩子考虑“接下来如何”“后来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