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愚人节,也是日更训练的第2天,继续上文的如何科学训练写作,这次准备摘录下他全书的二十条写作原则,并想对可以用于写作的训练材料做一个探讨。
这本书只有152页,一个上午就能读完。书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方面列举了20条写作原则。我只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不再展开赘述。
先从结构来说,原则1: 先写总结,再用细节做支撑。写作顺序一般为,最重要-次重要-次重要-最不重要。一篇文章往往有一个中心论点或总结,再有2至4个论据进行支撑。这条原则也适用于和老板汇报工作。
原则2: 把写作主题分解成2至4个部分。每个部分可以设计引导语来提示接下来的内容,突出将要讨论的事项及顺序,如引言-正文-结语。
原则3: 使用转折词提示写作的方向。它有着四大作用:对比、举例、连续和总结。例如,此外,无疑地,一致的,换句话说,首先其次再次,例如,实际上,然而,另一方面,总之,最后,因此,显然,等等。
原则4: 使用六大基本写作结构,是观点的顺序安排得当。这六种有,范畴(中国美国英国),评价结构(正面反面),时间结构(按时间线或逆时间线),比较结构(先谈重要观点),线性结构(按照顺序从第一项开始),因果结构(讨论原因再结果,或倒推结果论证原因)
原则5: 先结束一个主题的讨论,再接着讨论其他主题。(这里可以联系上昨天提到的说了又说综合症)
第二部分在风格上的原则
原则6: 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支撑所说内容。我一直觉得一位好的作家,最体现他能力的是总能够用最精准的文字描述他想表达的东西,一针见血的,一语中的。可以训练的是,在写完论点后加上例如等论据来强化和支撑自己的观点。
原则7: 使用个性化的例子,是文章更难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给观众以投币点赞分享收藏的动力。
原则8: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你的观点。这样安全系数更高,对于特定读书需要考虑合适的词语。
原则9: 拆分长句,是文章更清晰。
原则10: 砍掉冗余词句,过多的限定和不必要的自指。
原则11: 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
原则12: 不要把动词和形容词名词化。要相信自己写字是专业的,专业到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词性。
原则13: 使用平行句式表达连串事物。
原则14: 变换句子长度和开头。如果所有都是主谓宾的结构,文章很容易变得枯燥无味。
原则15: 使用积极,个人化的语气写作。
原则16: 保持文章性别中立。(私以为个人行文都有各自的风格,可能作者是想表达写作要关注特定读者群体,更注意文章阅读的广泛性,但将它视作原则,多少有点管的太宽)
第三部分,在可读性上。
原则17: 利用排版和设计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原则18: 运用可读性工具,突出关键词或短语。如粗体,斜体,破折号,项目编号,列举和阴影。
原则19: 使用标题或提要,来拆分或归纳文章。
原则20: 回顾和修改文章。文章一定是要修改的否则不能说是写完了。
以上就是书中提到的一些原则。有些原则,不适用于所用作者,所有载体,倒像是在教作者如何不出错,更安全地写出一篇范文,仅供参考。
那究竟写些什么文章呢,在我看来无病呻吟,为了日更二日更,这些都是不利于写出好文字的。如果有一个固定的擅长领域,或者爱好研究,都可以成为不错的写作素材。但是我没有,不然我也不至于这么无聊了哈哈。不过写着写着就会有新的想法。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也萌发出很多其他的新点子,比如我在平时有一本积累碎碎念的短句本,那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每一个短句,都有可以挖掘的思想和价值。比如可以做阅读笔记,尝试用元素拆解去分析大师的文章好在哪里。比如可以模仿作家的行文风格,去描述很日常的生活,发现不同的视角和美。所以大概可以分为两大块,解构大师作品和打磨自我思想。大师的作品我看的不多,很多晦涩难懂的文章,常常撑不过开头,之前有幸读过罗翔老师在知乎严选发的圆圈正义,他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行文风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我先拿罗翔老师下手吧哈哈。自我思想的挖掘也会同步进行。
最后摘一段罗翔老师的话:人过愚人节不是为了愚弄别人,而是为了接受别人的愚弄。要承认你是愚蠢的,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让你的整个一生成为一场愚人的游戏啊。
以上。
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