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有缘来到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江城武汉。未来之前只有“火炉”之称的听闻,究竟“长”得怎么样一无所知。当然,来了之后,时间仓促,也是瞎子摸象,摸腿是柱而已。
因喜欢唐诗,与黄鹤楼有关的古诗倒是能背几首,如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此诗后人评价很高,据说可以排唐七言律诗第一,连一向笑傲江湖的李白都翘起大拇指,“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据说某人在此开了一个饭店,生意不温不火,勉强糊口。一天,一个似逃难讨米的人到此,向主人讨一杯酒喝,店主没有丝毫的讨厌之意,立即满足。一喝半个月,天天如此。有感于店主人的仁慈憨厚,似逃难的人用桔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鹤,色泽金黄。每当食客喝酒喝到猜拳击掌,忘乎所以的时候,墙上的黄鹤便翩翩起舞,振翅欲飞,食客们见此大为惊奇,一传十 ,十传百,争相目睹此奇观,一时人气爆棚,生意火爆,供不应求。后来某一天,似逃难的人吹起笛子,墙上的黄鹤走下来,载着他慢悠悠地飞走了。
站在黄鹤楼上,望着烟波浩渺的长江,气势恢宏的武汉长江大桥,感慨油然而生。你会想起许多事情来。武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城,是敲响封建王朝的丧钟之城,是民主共和的萌芽之城。
武汉三镇好玩的地方多的是,但时间仓促,随后游了东湖和武汉大学,也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又不是樱花盛开的季节,几十年后有印象的就是那湖,从缺水的邵东来到东湖,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好大一片城中内湖呀!却是欢喜,就想烟波浩渺的湖若是搬到邵东去,湖中建亭,观赏接天莲叶,莲花相映红,泛舟游湖,船在湖中行,人在画中走,那该多好!
站在长江边上,自然兴奋不已。在此之前见过大江大河就是湘江了,但湘江无论从名气还是从气势上都要略逊长江一筹,毕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嘛(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逊河)。以前从课本和影视上认识它,自然有“隔靴搔痒”之感,有理性认识无感性认识之感,颇有相见恨晚之感。长江到武汉段很平稳,并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景象,也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之可能,颇像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无欲无求,心如止水。呆望着长江,汽笛声声,船舶往来穿梭,犁出一条条雪白的浪花,水浑浊,浪白色,颇为有趣。李白曾说,“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站在这里确实有这种感觉,只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要吟出一首诗来万万不能。但耳边响起一首《长江之歌》来,“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慨……”刚听时特别喜欢,惊为天籁,天天跟着哼唱,五音不全的人也能鹦鹉学舌了。不过,后来就有了更好听的歌曲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那浑厚的低沉的颇有磁性的男中音立刻“捕获”了我,这歌不同于蒋大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那么热情,那么奔放,那么高亢嘹亮,但确实能击中你内心深处的软肋,能勾出你伤感、惆怅、浩渺的情感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史的天空》里“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更叫人穿透时光,穿透历史的天空,仿佛到了三国争霸的鼓角争鸣时代……
那天晩上在一个露天大排档吃饭,记忆犹新。大排档很大,男士基本上光着膀子,穿着短裤衩,喝着啤酒,吃着田螺,热气腾腾,气氛异常热闹。露天吃饭有它的坏处就是太闹,不安静,很热,火炉嘛;好处是人间百味百态尽显,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这样一个特大的露天大排档,何止一百人呢?大概有上千人吧?于是各种各样捧腹的事情都出来了!所谓桥上的人看风景,其实自己也是别人的风景嘛。光着膀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自由自在,确实比酒店包厢里空间大多了!这是大舞台,大海一样的宽阔,你想怎么跃都可以;酒酣耳热,猜拳划令之际,人自然忘乎所以,三国时曹操在赤壁大战前踌躇满志,豪饮大醉,持槊说自己自出道以来,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战绩辉煌,人生也到顶峰,自然感慨万千,于是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是大丈夫,一生叱咤风云,风云激荡,起起落落,在乱世被称为一代枭雄,自然是人生非凡,有此豪迈气概人之常情;普通老百姓没有做出什么辉煌的成就来,同时也没有远大的志向,若某天发了一点小财,读了一本好书,看了一部好电影,得了上司一点肯定也有成就感,于是呼朋唤友来到这物美价廉的大排档,大概心情也格外好吧?那时时兴点歌助兴,几个小青年,有男有女,抱着吉他自弹自唱,十元钱三首歌,顾客可以自己点。一时歌声、吉他声、吆喝声、碰杯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生活气息最浓的排档交响曲!天气十分热,喝了几杯啤酒后大汗淋漓,我们一行有女同胞,但顾不得那么多,也照葫芦画瓢,赤裸着上身,毫无顾忌地“潇洒”吃一回!